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欧美病例反弹 罕见肺炎早诊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24-04-17 11:42:14作者:朱军生来源:医药经济报

肺孢子菌肺炎(PCP,Pneumocystis pneumonia)是一种罕见疾病。近年来,多国研究发现感染患者有上升趋势,且患者群体出现新变化,有必要全面预防,未雨绸缪。

今年1月,美国《传染病论坛(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提到,2019-2022年,全美9196例因PCP住院的患者中,非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住院死亡率更高。

QQ图片20240417114029.jpg


临床检测率不足

PCP是一种机会性真菌感染类罕见病,属于少见型间质性浆细胞肺炎。其为诱发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的发病率和病亡率较高。

PCP的诊断检测相对复杂,金标准为合格下呼吸道标本中检出肺孢子菌。其中,痰涂片检出率较低;肺组织活检检出率虽高,但风险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镜检的阳性率较高,且安全性良好,是临床首选方法,但实际应用也存在一定限制。PCP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复方磺胺甲  唑,口服不耐受者可选用注射液。

若早诊断、早治疗,很多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PCP发病的隐藏性、进展快,加之临床检测率不足,后期发现时往往难以治疗。

2023年2月,英国《感染学杂志(Journal of Infection)》发表的《人群生态学新研究:肺孢子菌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指出,PCP发病率有回升迹象,应进一步研究潜在风险。

该团队对2012年4月-2022年3月的英国所有PCP住院患者情况进行了流行学分析,收集内容包括PCP发作情况、年龄、中位住院时间、性别和其他呼吸道真菌感染并发情况,并对照2019年1月-2022年5月甲氧苄啶-磺胺甲  唑用药的消耗量。

结果显示,2012/2013年-2019/2020年,PCP的发病率从2.2人/10万人增加到4.5/10万人(P<0.0001),2020/2021年下降到2.7人/10万人,2021/2022年又回升到3.9人/10万人。PCP发作全因入院的比例和其他真菌感染发作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在75岁以上的PCP患者比例从14%增加到26%,中位住院时间为13.5天。复方磺胺甲  唑的消耗量从2.14×10万增加到2.74×10万个DDDS(规定日剂量)。

对此,研究团队认为,PCP的发病率回升,将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重大负担;宜进一步研究PCP潜在风险,加强预防控制。

患者群体有新变化

无独有偶,美国研究也发现,近年来,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和复方磺胺甲  唑预防疗法的出现,HIV感染者PCP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从约75%降至9%左右。

但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等免疫低下相关疾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500个/ul),由于使用英夫利昔、曲妥珠、阿达木单抗等剂量增加,PCP患病率可能也随之上升。

具体来看,美国疾控中心对2019-2022年PCP相关住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诊断检测分析显示,在9196例因肺孢子虫肺炎住院的患者中,与HIV感染者相比,未感染HIV的患者院内死亡率较高(24.3%VS10.5%,P<0.001)。

PCP在国内情况如何?笔者梳理发现,我国现阶段的PCP住院患者每年约几千人,推算发病率约0.2/10万人。较之国外,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PCP患者的有效检测率不高有关。

呼吁便捷早期诊断

随着非HIV感染的免疫抑制患者中PCP的发病率升高,研发更优化的敏感、快捷的PCP早期诊断方法,对于防控PCP罕见病的重症发病率意义重大。

然而,现有检测手段能否维持可能是一个问题。近日,美国微生物协会(ASM)临床和公共卫生微生物学委员会发布声明,反对FDA拟将LDT(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实验室自建检测)纳入监管范围的决定。ASM认为,这一法规将影响LDT可及性,PCP、蚊媒疾病等的病原体测试效率很可能因此降低,病毒感染可能加剧。

ASM特别提到,PCP尚未有FDA批准的检测方法,十几年来,临床医生一直使用LDT进行PCP病原体测试,倘若新法规实施,LDT需进入成本高昂、费时费力的监管流程,可能导致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放弃病原体测试,导致诊断延误、治疗结局不佳。

据悉,FDA已在3月将最终规则草案发送给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审查,预计在今年4月公布结果。


相关>>>


织密孤儿药发展政策之网


诸如肺孢子菌肺炎(PCP)一类的罕见病,由于发病率少、诊断率低,容易造成缺医少药的情况。因此,建立健全罕见病药物研发、引进、准入、支付等多维政策体系,扶持罕见病药物发展至关重要。

QQ图片20240417114134.jpg

保障机制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我国罕见病药物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许多重点政策和措施面世(详见附表)。

2024年2月国家药监局(NMPA)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药品审评中心(CDE)2023年全年批准罕见病用药45个品种,28款罕见病新药获批,覆盖了21种罕见病。国内累计已有75个罕见病药物上市,为罕见病患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新希望。

为让罕见病更少见,强化罕见病的临床流行学监测、早筛预防和创新新疗法研究应用的措施必不可少。有专家指出,在罕见病中,儿童罕见病大多数是单基因病,加强孕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预防罕见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早诊早治对罕见病患者具有很高的临床和健康价值。

打通产研用全链条

覆盖研、产、用等全链条环节的组合政策,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罕见病用药发展,惠及了各类罕见病患者的急症特需。在国家政策“组合拳”努力下,治疗罕见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与肺动脉高压(PAH)的吡非尼酮和曲前列尼尔等特效药快速实现了国产获批和供应扩大。PCP治疗药物复方磺胺甲  唑注射液(首选药物)、喷他脒注射剂(二线药物)分别列入我国卫健委等部委发布的第二批和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有望让更多患者获益。

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罕见病药物销售额约110亿元,预计到2030年可达600亿~900亿元,年均增速约21%~26%,我国罕见病药物市场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期望扶持罕见病药物和医疗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与扩面,随着更多罕见病新药加快获批上市,加速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加大应用到罕见病患者群,相信罕见病会更罕见。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