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7 18:48:01作者:本报综合来源:医药经济报
国家医保局回应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陆续结束。从2003年“新农合”建立时10元/人的缴费标准,到目前380元/人的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增长的370元医保缴费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近日,国家医保局针对医保缴费相关热点进行了回应。
新药保障持续扩围
针对从10元到380元的缴费增长,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表示,医保筹资标准上涨的背后,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
2003年“新农合”建立初期,能报销的药品只有300余种。如今,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内包含的药品已达3088种,其中包含74种肿瘤靶向药、80余种罕见病用药,更多患者能够买得到药、吃得起药。以治疗白血病的药品伊马替尼为例,该药品刚在国内上市时,患者服药的年自付费用近30万元。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该药品集采并经医保报销后,患者每年服药的自付费用降低至6000元左右。
2024年初,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包括肿瘤用药、慢性病用药、罕见病用药等126种新药进入医保。目前,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内包含的药品已覆盖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金额90%以上的品种。仅2023年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已为患者减负超2000亿元。
随着医疗保障持续扩围,现代医学检查诊疗技术也更加可及,医学检查、诊疗手段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大幅迈进,无痛手术、微创手术等诊疗技术日益普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正是由于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全国居民就医需求快速释放,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2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从20.96亿人次增长至84.2亿人次。与此同时,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2003年的55.8%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27.0%。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群众医疗需求提升、医疗消费水平提高,需要加强医保基金筹集,为群众提供稳定可持续的保障。
住院报销比例升至约70%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84.2亿人次,平均每人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2.47亿人次,次均住院费用10860.6元。
居民生病、生大病的概率不可避免,疾病仍给不少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2003年“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为30%至40%,群众自付比例较高,就医负担重。目前,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0%左右。2022年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医保报销比例分别为63.7%、71.9%、80.1%。
为了支撑医保服务能力提升,国家在调整居民个人每年参保缴费标准的同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同步上调。2003年至2023年,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从不低于10元/人增长到不低于640元/人,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总额3497亿元,财政为居民缴费补助6977.59亿元。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10423亿元,远高于居民个人缴费总金额。
利民服务迭代升级
全国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医保电子凭证用户超10亿人、各地结合实际推出132项医保领域便民措施……近年来,一系列医保便民、利民服务不断迭代升级。
数据显示,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医药机构达到55万家、惠及群众就医1.3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1536.7亿元。
中国社科院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表示:“从医保保障范围扩大、医保待遇提高、医保服务优化等方面来看,城乡居民医保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摘编自国家医保局、新华社报道)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