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改良型新药能否拴紧利润牛

发布时间:2024-04-07 10:36:14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改良型新药正成为当前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之一。4月1日,专注高端制剂研发的力品药业宣布已启动A股IPO上市辅导。此前,其在中国和美国同时注册申报的505(b)(2)新药阿立哌唑口溶膜零缺陷通过美国FDA临床检查。引人关注的是,科创板第一家实现盈利并分红的创新药企上海谊众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长57.66%,增长引擎来自紫杉醇胶束,这是目前为数不多进行商业化并大幅获利的改良型新药。

临床价值是立项基础

事实上,绿叶制药、丽珠集团等高壁垒复杂制剂的“领头羊”走得更远: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前列腺癌适应症已获批上市,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已实现在中美市场销售。

近年,改良型新药迎来研发热,临床申请呈上升趋势。2023年药品审评报告显示,1778件IND中,创新化学药品1368件(600个品种),同比增加30.78%;改良型化学药品共410件(229个品种),同比增加45.39%。其中,改剂型/工艺/给药途径的改良类型占多数,改化合物结构次之,新复方改良型新药占比较少。

对此,广州新济药业董事长吴传斌认为:“从开发策略上来讲,老药改良重在解决临床痛点,满足临床急需,并非为‘改’而改,这是企业立项需要首先厘清的问题。如药物增溶技术可有效解决难溶药物成药性问题,目前上市药品中难溶性药物占40%,在研药物中难溶性药物占比达到90%,药物增溶技术可有效改善临床药效,这才是药物改良的价值。”在他看来,目前特异口服技术、片中片缓释技术、渗透泵片控释技术等打造赛道竞争优势的核心在于满足临床尚未满足的需求。

2020年底,CDE发布《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提高有效性、改善安全性、提高依从性成为改良型新药的立项基础。单从申报状态来看,大部分改良型新药申报品种仍在IND申报阶段。如文韬创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改良型新药小儿泼尼松肠溶干混悬剂(微球型)刚获临床批件。此外,近年药品关键研发阶段会议申请反馈情况明显增加,也进一步提升了高端制剂的发展热度。

此外,技术的迭代升级也在不断改变2类新药的研发生态。南京三迭纪的D23就是一款自主研发的改良型口服布地奈德迟释片,采用熔融挤出沉积工艺,基于3D微结构调释平台开发,实现了复杂制剂的开发和生产。有专家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药物创新的底色应回归到技术赛道,这一思路不仅适用于化药,中药的改良型新药研究也大有可为。”

产品优效、学术扎实

尽管紫杉醇胶束作为紫杉醇的创新剂型助力上海谊众成功扭亏,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但改良型新药在市场上仍待挖潜。2017年,Teva利用自研RespiClick给药装置上市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b)(2)吸入粉雾剂产品,即使在美国市场有新仿制药上市,其2021年销售额也达3.9亿美元,但很多505(b)(2)产品销售额并不高。在销售额区分度较高的产品中,头部产品销售额占比较大,市场集中度较高。同时,还要面临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双面夹击。改良型新药在临床上放量仍任重道远。

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诺桥制药CSO刘万卉博士剖析道:“技术突破是基础。如微球技术的难度在于整个制备的过程中如何调控药物的平稳释放,给药后不能出现药物突然大量释放的突释难题,以及给药之后一段时间药物不能及时释放的问题。此外,如何真正让工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生产,难度也很大。”市场推广则是另一关键要素。刘万卉举例,亮丙瑞林微球是一款典型的改良型新药,2022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超过46亿元,原研制剂上市后其销售额逐年上升,如何让复杂制剂获临床医生认可,就需要在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方面用循证证据说话。“赛道很长,但也需要在学术竞争上下狠功夫。”

更为现实的是,原研药厂较载药技术公司而言更具优势,能够直击痛点找到最优改良方案,其学术推广资源更易获得医生认可及上量。如奥美拉唑在美国上市时曾获得超过50亿美元的年销售业绩,为延长药物生命周期,原研厂家开发了埃索美拉唑,上市后又获得50多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仿制药的价格更是咄咄逼人。前述专家称:“竞争格外激烈,产品优效、学术扎实才能让高端制剂在临床打开市场新天地,挑战不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