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IPO科技成色浓

发布时间:2024-03-28 10:20:57作者:浩然来源:医药经济报

强监管、防风险

不论是在A股还是港股市场,医药企业冲刺IPO的尝试并不会因大环境的改变而停止。制药网消息称,进入2024年以来,又有多家医药企业递表港交所,其中包括同源康医药、九源基因、太美医疗等。

成功IPO曾是投资机构实现退出的最主要路径,2023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与净化市场,IPO渠道有所收窄。有研究机构指出,一方面,传统退出方式不那么好使了;另一方面,医药“慢回报”的特征,拉长了资金需求周期,各路资本急需开辟更多元的退出方式。本文总结去年以来医药IPO市场情况,窥见未来行业契机。

数量回落溯源

根据动脉网统计,2023年在上交所、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及纳斯达克一共有27家医药类本土企业成功上市,这些企业中,最高募资34.7亿元(如表所示)。

QQ图片20240328102024.jpg

这与2023年科创板政策相对缩紧以及北交所优化上市制度有关。

财务表现  进一步地,从上市公司财务表现来看,从事创新药研发的公司赚到钱的很少,大多处于投入阶段,基本选择对盈利要求低的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18A政策)和纳斯达克上市。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从事创新药供应链和原料供应的企业基本盈利,主要选择深交所这样的主板上市。

这也验证了此前业内的一个说法:挖金矿的不赚钱,卖水给挖金矿的人赚了钱。当然,类似民生健康这样的传统制药企业似乎没有创新药故事可讲,主打的还是盈利能力,确实也实现了盈利。

变化原因  客观来看,IPO数量较前两年下滑,背后的原因是结构性的。首先,宏观角度上,美元加息使得市场资金趋紧,地缘政治博弈也有影响。其次,是周期角度,几年前,持续推高的估值与创新医药公司实际能够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距持续加大,使得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估值进入回调周期。再次,站在行业发展角度,抗肿瘤等创新公司聚集的大赛道、容易摘取的“低垂果实”几近摘完,市场可获得的优质标的数量相对趋少。

为什么仍坚持看多

为什么在上市公司增量有所减少、募资金额持续下降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投资机构理性坚持看多中国医药市场?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协同创新角度  中国市场有非常充分的医药创业家群体,可以推动持续创新。其中既有如恒瑞医药、石药、复星医药、药明康德等既有大药企,也有源源不断从海外医药企业、大学和研发机构归来的海归派,还有在国内各大跨国公司掌舵研发或聚焦某个细分领域的科学家们,更有逐步壮大的国内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群体。

鉴于此,单看某一年度上市医药企业的数量意义并不大,其背后还有60多家港交所上市的创新药企,20多家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企,数百家尚未上市的创新药企,以及诸多还在科学家与投资人脑海中孕育创新火花的企业。面向创新前沿,各领域几乎都有本土企业家的身影。百舸争流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存活下来的企业,将拥有强劲的生命力与创新力。

供应链角度  我国拥有强大的医药供应链以及人口基数巨大的统一大市场优势。地缘政治博弈下,供应链受到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医药市场各类CRO、CDMO、原料供应企业俱全,与全球市场相比,创新型企业需要的启动成本较低,可以寻找到各类CRO帮助分担临床研发工作,进而聚焦更有价值的创新环节。

基础研发角度  最为市场所忧虑的基础研发领域,本土企业呈现了追赶态势。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成功IPO的科伦博泰。这家公司在2022年与全球知名药企默沙东就其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研ADC药物达成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总授权及潜在里程碑金额高达93亿美元,一度刷新本土药企License-out历史。而这样的案例并不是孤例,云顶新耀、荣昌生物等也创造了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的对外许可交易记录。

★★★ 小结 ★★★

当下的中国药企正处于“或跃在渊”的阶段,只要根据形势需要而进退,就不会出大错。创新药企当自强不息,不因市场上的一时失意而气馁,不因一时的得意而故步自封。抓住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机会,才能续写医药创新中国故事。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