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设备更新“国家行动”释放活力

发布时间:2024-03-27 15:39:23作者:萧秋水来源:医药经济报

3月13日,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这是继早些年“家电下乡”之后又一次发起的“国家行动”,对亟待找到新增长点的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无疑打开了创新发展的又一“机遇之门”。


迎来“四风口”


通常,顶层设计、国家层面的全国性重大经济活动高点站位,顶层推动,后续各级各地政策会不断释放并持续发力,对业外资本有强大引导集聚作用,有利于行业借力聚力升级换代。

对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来说,随着疫情转段与影响减退,各地医疗机构诊疗需求已经明显恢复,同时各级医院“新基建”持续开展,促进医疗设备市场的原生发展动力不断回温;如今再加上接踵而至的顶层政策支持,医疗设备市场未来需求大爆发前景可期。

《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也就是说,医疗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方面,这四大领域将作为医疗设备大规模更新的突破口和急先锋,领先一步迎来高景气度,也就是投资者常说的“四大风口”。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3年我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进一步扩大,可以肯定,未来几年这一市场的投资规模将在5万亿元以上甚至更多。对医疗设备行业而言,设备更新换代的“国家行动”政策意义重大,行业受益面非常广。

另据德邦证券研报,根据 Eshare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分析,我国医疗设备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近4000亿元,占医疗器械整体规模39%,医疗设备总体空间之大可以想见。选择具备代表性的 CT、MR、XR、超声、内镜、血液透析机等医疗设备,以8年的平均更新换代周期为假设,可以测算出主流设备的更换需求对应2023年的整体市场空间弹性超过50%水平。


打开“三重门”


《行动方案》给出了本次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目标: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可以确信,这一次自上而下席卷多个重点行业的设备更新潮,将给各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其持续时间之久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将为医疗设备领域打开“三重门”。

第一重是“国产替代门”。以医学影像为例。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预测,2021年中国医疗影像市场规模(终端口径)达954亿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增长至14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27%。据招行研究院统计,目前我国医学影像设备人均保有量整体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20%~30%。当前,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仍由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三家主导,2022年三巨头合计市场份额超过65%。但在政策支持与基层需求推动下,国产影像中高端设备替代率持续提高,联影医疗在MR、CT、PET-CT领域实现较大突破,2022年国内份额分别达到21.19%、19.95%、28.48%,均位列细分领域前三。对2022 年医学影像设备各细分赛道进行统计,国产化率较高的 US、CT、PET-CT、MR赛道,国产化率均在 20%~40%,有着极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医院及AI 配套升级推进,以内镜(进口率85%)、MR、高端超声等为代表的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将持续升温并受益。

第二重是“升级换代门”。即聚焦现代医疗设备专业功能,实现技术创新迭代与功能升级换代,重点是各种创新技术、创新工艺、交叉学科创新成果等广泛运用于创新医械子行业。手术机器人有望成为此次设备更新行动升级换代的突破口。2023年1月,工信部等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围绕神经系统损伤、损伤后脑认知功能障碍、瘫痪助行等康复治疗需求,突破脑机交互等技术,开发用于损伤康复的辅助机器人产品。目前机器人手术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渗透率极低,潜在可渗透空间大。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销售额为4.3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38.4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6.2%。

第三重是“数字化门”。重点是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尤其是远程医疗、数字医疗、AI+医疗等领域的医疗大模型、智能诊断、机器人等有望全面普及落地。本次设备更新换代的最终目标,用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话来说,即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发挥节能减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标准的牵引作用,该制订的制订,该修订的修订,推动更多中国产品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与《“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数字化、智能化在医械行业率先应用,也将全面重塑行业格局。


注入“强心剂”


随着疫情转段,各级诊疗活动恢复正常、医疗“新基建”逐步落地、医械耗材带量采购预期缓和、监管政策趋于稳定等多重积极因素释放,医械板块正在迎来业绩反转和新一轮发展期,上市医械企业作为晴雨表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时代商学院统计,在已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的58家A股医疗器械企业中,有51家企业实现盈利,占已披露业绩上市医械企业的87.93%,其中30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家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有7家企业亏损,占比12.07%。创新能力更强的科创板医械企业业绩亮眼,个别企业增势迅猛,28家科创板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0.62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3.86%;合计归母净利润67.51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8.92%,其中联影医疗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稳居榜首,山外山的营收增速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一。

大规模设备更新“国家行动”及时推出,无疑是医疗设备行业的重磅级利好,考虑到各种利好因素叠加,加之2023年行业整体同比增速较低,医疗设备以及整个医械行业业绩增长具备确定性,这将进一步延续各路资本的投资热情,有利于医疗设备板块以及整个医械行业加快发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