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2 11:41:06作者:钟亢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3年是上市连锁“大扩军”成绩耀眼的一年,2024年“大扩军”会否持续?有哪些药店可能被并购?会否出现大连锁兼并大连锁的情形?引发业界无限猜想与关注。
2月9日,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收购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相关资产的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四川健之佳连锁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健之佳)拟对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69家药店的相关资产进行收购。
健之佳本次收购的对象是四川本土的德仁堂,这个消息多少有点令人意外。2023年德仁堂在全国直营力百强榜上排位第63名,有317家直营店(2022年门店数),这意味着德仁堂此次只是出售部分门店。作为四川本土知名连锁之一,德仁堂为何要出售这些门店?
为何出售部分门店?
据健之佳与德仁堂签定的协议内容,德仁堂69家药店的门店资产及其经营权益的收购金额为人民币4560万元。69家的面积共计8447.59m2,其中68家具有医保定点资格,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主城及区县、德阳市、眉山市等区域。
健之佳认为,这次交易符合该公司在川渝桂地区的战略布局规划,交易完成后其在四川的门店规模将由2023年9月的263家增加至突破300家,在成都市的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得以提升,可达到快速布点、获得市场份额、缩短投资回收期等目的,为未来的业绩提升奠定基础。
对健之佳来说,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大四川的门店规模本是应有之举,但对德仁堂则不然。在去年的综合实力百强榜和省域20强榜单上,德仁堂分列第44位和第6位,部分门店的出售肯定会对总体销售规模和市场影响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媒体报道,2023年德仁堂因作为担保方的项目涉诉,其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但从本次被收购的69家药店的销售额来看,门店销售的下滑与门店本身的经营没有太大的关系。
69家门店一年销售额下降1650多万元,平均每店每月才下降近2万元,这说明这些门店的资质不差。近几年全国药店的单店销售都呈下滑趋势,在供应链受影响的情况下尚有如此成绩,反而体现了这些门店的优质。因此,从表面上看德仁堂出售部分门店是受到供应链的影响,但不排除是集团进行战略调整的可能。
四川是各大资本实力角逐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与之毗邻的云南的一心堂和健之佳不必说,高济、全亿健康更是大举进入,就是本土的正和祥自营门店也超过千家,远在德仁堂之上,且这几路大军还处于高速的扩张中,如去年4月全亿健康收购了平昌康贝大药房25家门店,对本土连锁的冲击力之大可以想象。
据知情者透露,在出售部分门店给健之佳前,德仁堂的直营门店约有220家左右,减少了近百家。
目标为转移“战线”?
作为老字号,德仁堂一直都是当地最知名的本土连锁之一。不过在去年省域20强的排行榜中,德仁堂被近几年表现不俗的另一家知名本土连锁杏林医药连锁超越,后者的直营店数已达400多家。
德仁堂的发展之路,其实走得并不轻松。
2017年成都商报社将持有的成都博瑞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经济”)44%股权挂牌转让,挂牌价为1.3992亿元,而博瑞经济为德仁堂的实际控制人,当时持有德仁堂药业75%的股权、德仁堂连锁90%的股权和德仁堂中药60%的股权。当时的评估报告称,长期以来,由于较高的借款利息导致德仁堂非经营性成本居高不下。
不过在业内看来,德仁堂具有中医药方面的优势,如每年的中药销售占比保持在30%以上,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向大健康领域转型,打造以中医中药为核心的健康产业链。
从2008年开始,德仁堂就开辟了新“战线”——从200多家直营店中,挑选适合的门店增设中医坐堂医医馆,即是其中医馆连锁化的战略。
整合资源、调整战略,这也是当下许多企业应对药店白热化竞争采取的举措。如成大方圆医药集团卖掉成大方圆医药连锁,前者表示交易有利于提高公司现金储备,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符合长期发展战略。
2000年改制后,德仁堂集团先后组建了成都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四川德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分别负责药品批发、药品零售、中药生产三个板块。出售部分门店后,德仁堂的动向值得关注。
面对资本实力雄厚的大连锁的大举扩张,不少连锁面临着即使守也难守的尴尬处境,因为竞争对手的目标是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双方的竞争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招架乏力。
市场“洗牌”进入下半场,争夺的关键点逐渐集中到有一定主导地位和影响力的区域主流连锁。换言之,如果不是选择与大连锁整合,这些连锁将迎来更大的考验。
规模反而易成负担?
集采常态化,药品逐渐趋向微利,规模对连锁药店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但做大需量力而行,有的连锁就倒在了做大的路上。福建惠好四海的“落幕”,就为业内敲响了警钟。
2002年11月惠好四海以“价格屠夫”的形象出道,高峰时期门店曾开到宁德、南平、莆田、三明、龙岩等城市,把各地的药价拉低10%~15%。可是到了2018年末,惠好四海却卖给了康佰家。
万嘉集团出售惠好四海的公告显示,惠好四海在2016年和2017年除税后的亏损额分别为573.2万元人民币及2529.6万元人民币,“零售业务的财务表现停滞且前景不明朗”,因此“出售事项为该集团偿还其债务的良机,届时将减轻集团的债务负担”。
对于惠好四海的亏损,有消息称是公司内部其他方面的投资出了问题,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利润不断下滑的同时,经营成本却越来越高。不管是什么原因,亏损导致了惠好四海难以维继。
东北“老大哥”成大方圆的出售也让人感到意外,因为成大方圆不仅曾经是东北最大的连锁,而且居于全国百强榜的前列位置。截至出售给国大药房前,成大方圆共拥有1507家门店,分布在5省19市,覆盖辽宁、吉林、内蒙古、山东和河北部分重点城市。
2017年成大方圆的利润为5137万元,比2016年减少481万元,呈下滑趋势,2018年更是大跌,利润跌至1339万元,同比下滑74%,而在2019年则亏损9619万元。
惠好四海、成大方圆由盈利变亏损,这在业内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惨烈。有分析认为药店的差异化优势不足,难以构建“护城河”,一旦竞争环境改变,若不及时调整或适当应对就会很快“落伍”。
由于规模决定了市场话语权,努力做大仍是多数区域主流连锁的共同目标。但因欠缺上市连锁的资本实力,如果连锁药店一味追求做大,存在不小的风险——同质化的营销大战有增无减,一旦资金出现问题,规模反而成为负担。
在药店大“洗牌”趋势的推动下,德仁堂不会是最后一家出售门店的知名连锁,而上市连锁新一年的并购行动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