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大药企移情“小而美”收购

发布时间:2024-03-12 11:24:03作者:特约撰稿 赫然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3年底,阿斯利康(AZ)曾公告对中国公司亘喜生物的收购,前者是跨国大公司,后者亘喜生物虽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此前它在国内的名头并不响,类似案例的出现将投资界的收购视野从单一的大手笔“移情”到“小而美”的企业身上。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医药市场,大型并购案往往因其规模可观、影响深远而备受瞩目,实际上,在“大象”们起舞的背后,一系列“小而美”的操作不可小觑。所谓“小而美”,指的是大型医药企业收购拥有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小型医药企业。这种收购方式能够帮助大药企快速获得新技术和产品,从而保持竞争力。


精准出手 锁定未来


案例1  AZ战略布局细胞疗法

2023年末,AZ以12亿美元价格收购亘喜生物,扩充GC012F CAR-T细胞疗法。据悉,基于FasTCAR技术平台打造的GC012F是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型BCMA/CD19双靶点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有望成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其他多类恶性血液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新一代治疗方案。鉴于自体CAR-T细胞疗法的生产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而亘喜生物的FasTCAR次日生产技术平台不但能显著缩短生产时间,也可强化T细胞健康状态,进而有望提高自体CAR-T疗法的有效性,并应用于治疗罕见病。

【点评】 AZ已构建起针对实体瘤的CAR-T和TCR-T管线,通过此次收购至少有四大获益:1.进一步夯实AZ在细胞疗法领域的实力,为其在该领域的持续投入锦上添花;2.GC012F助力AZ加速实现在血液肿瘤领域布局细胞疗法的战略,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潜在同类最优差异化生产的治疗选择;3.助力探索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实现免疫重置的临床潜力;4.为其罕见病平台提供潜在支持,一“收”多得。


案例2  诺华拿下IgA肾病核心资产

2024年初,诺华宣布全资收购信瑞诺医药,以加速其在肾脏领域的布局。信瑞诺是一家专注于肾脏领域的Biotech公司,为美国公司Chinook与数家生命科学投资者合资设立。2023年8月,诺华曾以约35亿美元收购Chinook公司,此次收购可以看作是对Chinook收购的延续。

公开资料显示,信瑞诺的核心资产包括两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药物atrasentan及zigakibart(BION-1301),均用于治疗IgA肾病。IgA肾病是一种进展性肾脏疾病,主要影响年轻人,目前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较有限。astrasentan系口服内皮素受体桔抗剂(ERA),其正在进行的关键Ⅲ期ALIGN研究中期分析顶线结果表现积极,诺华将基于蛋白尿中期终点分析的结果于2024年在美国寻求加速审批的机会。zigakibart(BION-1301)系皮下给药的抗APRIL单克隆抗体,已于2023年第三季度进入IgA肾病Ⅲ期临床。信瑞诺拥有这两项资产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点评】 慢性肾脏病在中国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0.8%,其中,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且亚洲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欧美人群。目前,患者主要通过常规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以及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针对IgA肾病的治疗,中国仍有着巨大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诺华此举用意明显。


案例3  GSK曲线收购创新管线

2024年1月,GSK宣布收购国外Biotech公司Aiolos Bio,价格为10亿美元的首付和4亿美元,被收购公司的资产集中在唯一的核心管线——用于治疗成人哮喘的单克隆抗体AIO-001。笔者留意到,该款产品正是2023年8月Aiolos公司从恒瑞医药引进的。

【点评】 有一些分析指出,本案例发生后,本土药企的创新探路算是“交了学费”,因为去年以2500万美元出手给Aiolos公司,Aiolos转手14亿美元卖出,净赚10多亿美元。不过,更客观来看,恒瑞医药当时的公告是2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10.25亿美元的研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其中肯定有差价,是否有10亿美元之多,由于看不到合同全貌不便做过多评论。但从公司战略角度,呼吸领域不是恒瑞目前的关键产品/疾病领域,剥离非关键领域在研产品,将资源向关键领域倾斜,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收购背后 逻辑清晰


从以上三个较为典型的“小而美”收购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商业逻辑——

战略协同+技术互补 “小而美”收购往往更注重战略协同和技术互补。大药企通过收购中小型公司,可快速获得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加强自身竞争力。中小型公司也能借助大药企的资源和平台,实现技术的商业化与市场拓展。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是收购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础。

市场趋势与政策环境双驱动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医药政策的逐步完善,“小而美”收购愈发成为企业应对市场挑战、把握政策机遇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全球医药市场正朝着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对创新药物和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为“小而美”收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推进行业创新升级 通过收购具有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中小型公司,大药企可加速新药研发上市进程,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这一合作模式也能促进医药产业链优化整合,提高行业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风险和挑战并存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变化的复杂性使得收购后的整合难度加大;文化差异和团队融合也是收购过程中需要直面的;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也可能对收购结果产生不确定影响。


★★★ 小结 ★★★


中国医药市场的“小而美”收购体现了大药企在应对市场挑战、把握政策机遇方面的战略智慧:不仅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也推动细分领域的创新升级。相关企业在享受“小而美”带来的成果之时,需清醒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和挑战,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小而美”收购有望在中国医药市场演绎更多经典篇章。


行业观察


见好就出手


本版三个案例的发生均在2023年末和2024年初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让业内惊愕之余也大开眼界。为什么跨国药企接连出手?为什么在全球资本市场趋于冷静的大环境下,标的企业仍能谈到不错的收购价格?

笔者以为,这些案例首先反映了国际大公司敏锐的市场预判力,该出手时绝不含糊,且大公司的许可交易(BD)做法值得学习。从去年许可交易情况来看,本土药企单就团队素质、所用工具与跨国医药团队相比,差距可能并不是很大,有些本土BD团队领军者本身就出自跨国企业,但仍需追赶。要知道,很多BD交易不仅属于投资且是大额投资,需主要经营者同意、董事会甚至股东会批准,而BD项目交易额往往与项目未来的收益密切相关,与收益预测、未来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商业化团队能力等息息相关,没有谁能打“包票”。但如果反复权衡也下不了决心,一切都是枉然。

其次,在一个潜力项目待出手之际,往往有诸多的意向公司抛出橄榄枝,项目拥有者主要依据后续运作团队能力和价格来决定出售给谁。“见好就出手”需要胆识与战略眼光。

一方面,本土药企的国际化尚在进行之中;另一方面,一个完全的创新药如不能在全球主流市场分担成本,其回报率和回报周期难令投资者长时间驻足。部分Biotech甚至Big Pharma储备充足的资源推动更聚焦的创新项目、出手可变现的项目换取继续运作的“血液”,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实现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惠及广大目标患者才是企业的终极追求。(弘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