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大药企热衷分拆创新药板块

发布时间:2024-03-08 10:28:12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对于传统大药企来说,“创新”和“转型”始终都是关键词。其中,分拆、孵化创新子公司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对创新子公司的资本运作也在加速推进。近日,先声药业发布公告:将以9.7亿元人民币出售其全资附属公司先声再明11.45%的股权。不久前,石药集团子公司新诺威披露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维生药业、石药上海和恩必普药业持有的石药百克100%股权。

背靠传统大药企,创新药板块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到产能扩张都能得到有力保障。同时,通过交易运作,创新药子公司价值提升,更易获得融资及登陆资本市场。


“单拎”尝到甜头


日前,先声药业、山东先声、海南先声、先声再明及其各附属公司已与投资者订立增资协议。根据协议,先进制造、中深新创、杏泽兴涌、鼎信中和已有条件同意向先声再明增资9.70亿元现金,以换取先声再明合共约11.45%的经扩大已发行股本。

据了解,先声药业于2020年12月成立了专注抗肿瘤业务的创新药企先声再明。对于成立先声再明的原因,先声药业曾表示,一是因为肿瘤领域的高度竞争性,商业上精力分散后能力减弱;二是为了提高组织决策效率;三是独立后管理团队有更多锻炼成长的机会,组织更有活力。

业内认为,此次订立增资及股东协议有利于先声再明集团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可补充先声再明的营运资金及扩大资本基础,支持其业务的营运、发展及扩张。另一方面,可增强其吸引未来投资者及战略伙伴的能力。

除先声外,石药集团单独运作的创新药子公司也得到市场高度关注。1月底,新诺威披露重组预案,购买石药百克100%股权。石药百克主要专注于长效蛋白药物等创新生物制药领域。

通过整合,新诺威已成为石药集团的“创新药”资产。据了解,新诺威原先的主营业务为大健康领域功能食品的研产销,主要产品为功能性原料及保健食品类产品。去年8月底开始,新诺威以现金方式对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增资,取得后者51%以上的股权,增资金额为18.71亿元。巨石生物专注于抗体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以及mRNA疫苗等生物制药前沿领域。由此,新诺威搭上“创新药”概念,去年9月1日至12月6日,股价从15.44元/股涨至47.65元/股,累计涨幅超210%。


后市备受考验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华雪蔚认为:“企业结构发生调整,加速分化,强弱差距拉大,预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重组整合的强度将超过过往。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崛起,在市值领先企业中居主导地位。”

在业界看来,创新药板块估值明显高于传统药企,在这一趋势下,越来越多企业分拆、孵化创新子公司,以便融资和单独上市。

梳理发现:上海恒瑞和关联自然人以货币资金共同出资在上海设立瑞利迪,由瑞利迪负责抗病毒疗法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的进出口业务;2023年,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分拆独立上市。另据药融云数据:代表性企业还有绿叶制药与博安生物、启瑞与朗来科技、四环医药与轩竹生物、翰森制药与博胜药业、海正药业与博锐生物等。

对于传统药企的创新药板块业务,山东一家大型药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取决于规模、技术能力等很多因素,企业可能很难满足各种需求,所以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在某方面聚焦。聚焦创新对于传统药企需要一段过渡时间,比例也是渐变的,尤其是盘子大的企业,创新药不可能一下子就占据主要比例。”

分拆后能否做好、得到市场认可,同样备受考验。行业内也发生过上市之路不易的先例。例如:四环医药分拆的轩竹生物作为创新药板块的整合主体,通过后续股权收购、业务重组和人员整合,轩竹生物完善了创新药研发职能及产品管线,成为体系内独立运作的创新药研发公司。2022年,轩竹生物科创板独立上市的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而2023年3月,轩竹生物上会遭暂缓审议,上交所对其在研产品的技术优势与商业价值提出问询。

在前述企业负责人看来:“无论是否分拆,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有没有差异化的价值。传统药企和创新药企擅长的领域有所区别,传统大企业拥有很多技术积累以及更成熟的体系。第一,传统大企业由于体系成熟,早期成果基本可以顺利推出,成功几率更大。第二,资本是‘双刃剑’,虽然支持创新,但对风险和收益更加敏感,会快速回避风险。所以,传统药企要不要把创新业务单独拎出来,得看能否两全其美,既能保持灵活性,又能得到大平台的支撑。”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