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开拔!2024药店主“战场”

发布时间:2024-02-02 17:23:17作者:康忠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3年全国药店总数目前还没有官方数据,但超过2022年已是板上钉钉。医药经济报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药店数量为65.25万家,而2022年底这一数字为62.33万。仅9个月,就增长了2.92万家。毫无疑问,2024年药店“内卷”的程度将超过2023年。

近几年门店的客单价和客流双双下降,药店数量为何有增无减?原因有许多,最重要的是“规模”的需要。只有做大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应,以弥补药品集采等导致的利润下滑;才能加强谈判话语权和市场主导权,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才能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获得发展的空间。

除了更加激烈的价格战外,2024年药店的“内卷”主要发生在三个“战场”。

QQ图片20240202172232.jpg


“战场”一: 扩店 

店均服务人数逐年走低


2023年第三季度商务部发布的《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百强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2184亿元,占比36.5%;连锁率上升0.6%,为57.8%;单体药店仍是一个较大的群体,达26.33万家。

虽然国大、老百姓、益丰、大参林、一心堂的门店数都已突破万家,但仅在少数省份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而在三四线城市,区域连锁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因此,增店仍是2024年的主旋律。

与2022年相比,2023年上市连锁的门店拓展呈加速之势。2022年,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新增的门店分别为1852家、2431家、646家,截至2023年三季度,这三家连锁分别新增3127家、2709家、802家。

2023年12月7日,大参林发布了2023年A股定增预案(二次修改稿),与当年初的定增计划相比,募资金额由原来的不超过30.25亿元下调至不超过18.97亿元,但医药连锁门店建设项目16.38亿元和门店升级改造项目9000万元的募资额不变。

按定增方案规划,大参林未来三年将在广东、广西、河南、黑龙江、江苏、陕西、重庆等地开设3600家门店。老百姓2024年新增门店目标也升至3500家。

2023年年底,一心堂又开启“买买买”模式:1.05亿元收购海南有71家门店的源安隆,分别耗资3116万元和2100万元买下重庆有40家门店的合川红太阳、有24家门店的通天药业,1350万元购买四川简阳市惠康大药房的15家门店。

从近年来一心堂、健之佳和大参林的“扩军”动态来看,重庆属于这三家上市连锁拓展的重点区域。2023年12月26日,健之佳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1.37亿元收购有190家门店的红瑞乐邦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健之佳在重庆的门店规模将突破500家。

重庆有18000多家药店,店均服务人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药店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势将导致新店的盈利周期延长、顾客分流等,“内卷”程度的提升不可避免。


“战场”二: 品种 

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去年以来,“加盟热”不但没有“降温”,反而温度越来越高,不只是上市连锁你来我往、一场接一场地举办加盟招商直播,一些区域龙头如柳州桂中也放下“身段”,开始声势浩大地打出了招收加盟商的旗号。

2023年1-9月,老百姓、大参林、益丰分别新增1230、1681、826家加盟店,加盟店总数分别达到4120家、3688家和2788家。老百姓的加盟店占比约三成,配送收入为12.76亿元,占总收入的8%。益丰的配送收入为12.59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44.14%。

在九州通的新三年(2023-2025年)战略规划中,零售板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一环,为此九州通旗下的好药师实施了“万店加盟”计划。截至2023年9月末,好药师的加盟店数已突破15000家。

九州通如此重视零售板块,估计与加强总代品牌推广业务有关。九州通2023年三季报称该业务“对公司业绩贡献度不断加大”,其三季报的数据显示:品牌推广业务销售收入为119.65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25.9%;毛利额18.59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41.49%。

虽然医院处方外流、“双通道”、纳入“门诊统筹”等政策利好药店,但主要是起引流的作用,对药店的利润贡献不大。为了应对药品利润空间缩减和“开源”,相对毛利更高的自营品种被连锁药店寄予厚望。2023年1-9月,健之佳的贴牌商品销售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45.8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24%。老百姓更高,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占比达19.5%。

大量招收加盟店,成为大连锁做大代理或贴牌品种规模的最快途径。因为有规模,大连锁可以获得更低的进价,独家规格、代理或贴牌的产品,这些产品是吸引加盟商的原因所在。加盟商越多,大连锁运营这些产品的空间越大。

但代理或贴牌产品的大量增加,带来了同质化的问题,例如A连锁和B连锁都有自己贴牌品牌的枸杞,但产品来自同一生产厂家。此外,代理或贴牌产品主要集中在一些热门品类,并且都是主推,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甚至顾客的反感。


“战场”三:  O2O    

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


早在2021年底,全国已有20万家药店涉足O2O,约占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的三分之一。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占比从2016年的5.8%提升到29.09%。其中药品销售突破500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7.6%。米内网预测,到2030年,药店的O2O销售规模将达1444亿元,占比升至19.2%。

在药店的电商业务中,O2O占据了主导地位。2023年上半年,益丰的线上营收为9.11亿元,其中O2O营收为6.95亿元,占75.4%。2023年1-9月,健之佳的线上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67.92%,其中O2O 业务增速较快,收入5.7 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126.7%。

与实体门店的销售相比,线上销售增长的幅度可观,而且线上非药产品的发展空间也大得多。当然,这条赛道的竞争也比线下实体门店残酷,最近有连锁声称“停了O2O业务后,业绩反而变好了”,这说明了O2O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的现状。

从目前药店的营收来看,线上业务占比不大,短期内不会对线下门店造成较大冲击,似乎退出也影响有限。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做O2O的药店,未来会很难受,因为全渠道营销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更不要说基于互联网载上的一系列增值服务,如线上医保支付的放开成为O2O的又一个发力点。

事实上,退出O2O赛道的药店是少数,反而是与美团、拼多多、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的药店越来越多。2021年底,益丰的O2O上线直营门店占比升至96%;2022年6月末,大参林提供O2O送药服务门店的上线率为85.17%;截至2023年9月末,老百姓的O2O外卖服务门店已达10005家……

大量的药店涌入O2O赛道,意味着市场份额被分薄,且目前线上的竞争还是以价格为主,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可以断言,2024年大连锁会继续在O2O赛道发力,会有更多的药店主动或被动“卷入”,机遇大,挑战更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