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生物技术区域融资火热

发布时间:2024-02-02 17:17:27作者:周妍璇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美国最吸金,中国、欧洲紧随其后


 2023年,全球生物技术融资呈现怎样的格局?Crunchbase数据调查显示,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共吸引了567.9亿美元的资金,占全球该行业投资金额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中国,贡献了约12.7%,即206.1亿美元;欧洲位列第三,筹资超过114.6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7%以上。

虽然从融资总额上看,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平均融资轮数超过了欧洲和美国:中国每家公司的平均融资规模大约是美国的三倍、欧洲平均水平的六倍。以下是全球范围内在2023年斩获亮眼融资成绩的生物技术中心地。


上海  东方明珠闪耀


2023年,上海有18家公司收获共37.2亿美元的融资,令人瞩目。2023年,维亚生物完成了价值2.1亿美元的一轮融资,其中包括淡马锡、亮点资本(HLC,Highlight Capital)和真光投资。

近年来,中国已经采取多项行动发展生物技术行业,促进基因疗法、基于细胞的疗法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的研发。


剑桥 寒冬保持韧性


虽然剑桥是美国大波士顿都会区的一部分,但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科学产业中心。2023年,尽管美国生物技术融资整体放缓,但该市的72家生物技术公司吸引了高达72.6亿美元的融资,意味着每家公司的平均融资额为1.0088亿美元。不过,大波士顿地区的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倒闭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旧金山 平均值较逊色


2023年,此地共有41家公司,吸引了26.5亿美元的投资。尽管该市有大量的生物技术企业,但每家公司的平均融资额为6451万美元,平均值相对较低。旧金山资金相对滞后的一个潜在原因是硅谷银行倒闭。


圣地亚哥 逆风中大发展


美国南加州圣地亚哥的32家生物技术公司吸引了32.8亿美元的融资,平均每家公司获得1.0245亿美元。这表明,圣地亚哥的公司获得了更大规模的融资。然而,该城市的风险投资生态系统总体上仍然低迷。


波士顿&纽约  东海岸出双雄


美国波士顿的31家公司吸引了29.8亿美元的总融资,平均每家公司的融资额为9599万美元。纽约紧随其后,有30家公司,总融资额为29.1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融资总额为9696万美元。

2023年,波士顿许多新建的实验室仍然空置。尽管存在不利因素,但该市人工智能的创新仍在继续吸引资金,例如Nimbus Therapeutics公司在2023年9月吸金2.1亿美元,其用专有的药物发现引擎进一步开发小分子药物。此外, Asimov公司在当年1月筹集了1.75亿美元,为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合成生物学工具和系统。

在纽约,生物技术行业最近从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改革中获益。2023年12月,纽约市市长Eric Adams签署立法,恢复对生物技术公司的税收抵免。该法案有效期至2026年1月1日,为符合条件的公司每年提供高达25万美元的税收抵免,年总上限为300万美元。该税收抵免旨在鼓励小型生命科学公司创造就业机会,并增加对该市的投资。纽约市的生物技术行业目前雇佣了2万多名员工,计划在未来10~15年将这一数字翻一番。


新加坡&伦敦  生态系统繁荣


新加坡有17家公司吸引投资人,总融资额为9.47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融资额为5571万美元。自2000年以来,该国一直努力成为全球生物技术中心,专注于提升其在研发、生物制药制造和商业运营方面的实力。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在2023年经历了复苏,2023年6-8月的融资季度总额达2021年以来最高记录:有16家公司获得了共4.08亿美元的融资,平均每家公司的融资额为2551万美元。


西雅图&巴黎 新兴中心崛起


美国西雅图拥有16家公司,实现了11.7亿美元的总融资,平均每家公司获得了7317万美元。2023年,辉瑞以430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生物技术公司Seagen。该公司因在ADC方面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早期资产而成为西雅图生物技术领域的关键角色。

此外,西雅图一家初创生物技术企业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研究“DNA编写器”。这一类工具被构建成分子记录器,在活细胞内将瞬时信号通过引入碱基替换、删除、片段插入或翻转等DNA突变形式稳定地写入细胞基因组DNA中,并永久储存。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法国首都巴黎共有18家公司吸引了15.8亿美元的融资,每家公司平均融资额为8792万美元。巴黎成为欧洲生物技术领域一个新兴灯塔,健康技术公司的数量从2020年的2050家增长到2022年的2640家。

(原文标题:The global biotech funding landscape in 2023: U.S. leads while Europe and China make strides,来源: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