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0 15:11:59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按照以往节奏,2024年上半年将启动第十批国家药品联采。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已有82个品种符合5家及以上企业申报条件。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涉及374种药品,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超过50%。在业界看来,集采对医药产业影响深远:一方面,进一步消除了药品流通中的灰色空间,切断药品销售与处方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另一方面,促进了优质国产替代和本土企业转型升级。
政策红利落在实处
米内网统计,触发国采条件的82个品种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合计超过570亿元。其中,超10亿大品种有20余个,包括间苯三酚注射剂、氟尿嘧啶注射剂、达肝素钠注射剂、氨苄西林钠注射剂、依帕司他口服常释剂型、西格列汀口服常释剂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口服常释剂型、利格列汀口服常释剂型等。
从企业情况看,预计在第十批国采中,科伦、齐鲁制药、石药集团、扬子江、正大制药、成都倍特药业、石四药仍会是主力担纲,目前分别有19个、17个、15个、15个、14个、14个和10个过评品种满足5家及以上竞争条件。
“前九批国采涉及总金额超过3030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化学和生物药品采购金额的30%以上。集中带量采购逐步成为公立医院医药采购主导模式。”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负责人在此前一次行业会上表示,叠加地方联盟集采,药品耗材累计降低费用负担约5000亿元。通过不断调整优化结构,医保基金在有一定结余的基础上,将更多新产品纳入保障范围。五年来,医保目录累计新增618种药品,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7.1倍。患者使用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采购规则不断完善
《医药经济报》记者梳理发现,九批国采规则不断完善。在第八批时,将肝素等品种区分安部瓶、预灌封等包装材质,对安全装置适量加价;强化供应,针对急抢救用药和短缺药,增加“一主双备”供应模式;理顺价格,中选企业在非主供和非备供地区按不高于其中选价格的1.5倍或同品种最高中选价直接挂网供应。至第九批,针对强关联、中关联、弱关联不同情况制定规则,允许相关企业组成联合体进行申报;突出企业主体责任,针对批件转让,明确开标后中选企业申请变更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视为放弃中选资格,由备供企业获得主供身份等。
业界分析人士指出,国采在引导更多企业优质产品中选促发展的同时,从维护公平竞争的角度进一步优化采购规则。如防范投标企业合谋风险,对药品MAH等新业态加强支持引导,对“倒批文”、“改头换面”、关联控制等合谋情形予以制约;支持企业间相互监督,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企业在投标前举报串通合谋等违规行为。
引导企业良性竞争
据悉,历次国采提升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集采结余资金也逐步拨付到位。按照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健委等部门的制度安排,目前地方医保和财政部门已将前三、四批集采结余留用资金拨付给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集采后药价下降,有利于医疗机构药占比指标考核等管理工作的推进。集采品种中,仿制药的使用比例从集采前的70%提高到了88%。
前述价格招采专家组负责人认为,集采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从拼渠道和拼营销转为竞争质量和价格。前八批集采中选产品仿制药占比达97%,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创新药研。
除第六批胰岛素专项外,八批国采主要围绕化药,全国中成药集采也有序铺开。有专家认为,中成药集采不同于化药国采。“从规则看,中成药的集采价格降幅不是唯一评分依据,还纳入了其他指标,平均降幅普遍低于仿制药国采降幅,且独家品种降幅相对更低。从品种看,中成药有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等竞争壁垒,难以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竞争格局保障独家品种长期竞争。此外,部分兼具消费属性的品种主要销售渠道在院外。”
“中成药集采是大势,药企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产品的中标意味着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强有力保障,但基于中成药的特殊性,仍有一些问题待解决,特别是如何提升独家品种降价动力,以及如何更好地确保优质优价等方面。虽然集采势必降低中成药销售价格,但也能促进相关企业加大投入,推进新药研发。”前述专家如是说。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