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0 14:51:28作者:宫光前来源:医药经济报
花开花落春去也,秋去冬来又一年。2023年,药市风云激荡,波澜壮阔,药商激情燃烧,高歌猛进,下半年风云突变,斗转星移。可以说,2023年中药行业过了个丰年,这样的好光景会不会延续到2024年呢?
回顾 2023高位逆转
上半年高歌猛进 药材市场自2020年开启上升通道以来,至今已运行三年。按“升三年,降三年,不升不降又三年”的市场规律,2023年是上升周期的最后一年。药市演绎了最后的疯狂。
上半年,多种药材价格轮番上涨,不少药材品种屡创新高。据药通网数据,药材市场价格指数从1100+点涨至高点的1700+点,涨幅55%。期间,不少品种的价格涨幅惊人,如射干、沙苑子、款冬花和猫爪草(见表1)。其他品种如丹皮、白芍、白芷、白术、防风、北沙参、党参、当归、甘草、黄芪、紫菀、瓜蒌、牛膝、牛子、前胡、元胡等价格也纷纷大幅上涨。
据估计,药市80%以上的药材品种价格都出现了上涨,市场人气高涨。除了广大药商参与,一些外部资金也争先恐后地进场,成就了这轮中药材市场的大牛市行情,这在中药材市场上史无前例。受灾、减种、价低品种都会成为囤积目标,行情上涨。然而,物极必反,下半年的药市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下半年峰回路转 进入2023年7月以后,药市的火爆行情引起了各界的普遍关注。相关行业协会发文建议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平抑药价,这为火热的药市泼了一盆冷水。特别是产新期到来,新货源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以当归、党参、甘草、防风为代表的大宗品种价格率先下跌,沙苑子的价格变化更为显著,详见表2。更多药材品种开始跌价。玄参、白芷、白术、生地、牛膝、瓜蒌、菊花、猫爪草、苍术、射干、牛子、山药、车前子、罗汉果、茯苓、猪苓、远志、白芨、蛇床子、水蛭、地龙、白芍、牡丹、酸枣仁等品种应声降价。
众多药材品种价格下跌,标志着这轮牛市行情接近尾声。
分析 药市基本盘
2024年药市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是否回暖、药材生产是否发展、库存能否有效消化,以及市场需求是否有效增加。
宏观环境向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其中,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工业生产恢复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回升;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市场物价有所下降,核心CPI总体稳定。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这无疑会对药材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产冷热不均 近几年,药市行情连年上涨,药农的生产积极性虽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但对药材品种的选择还比较谨慎。价格大涨的一年生药材品种深受青睐,如白芷、玄参、丹参、生地、牛膝、防风、沙苑子、紫菀、前胡、北沙参、白术等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大。多年生药材品种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受到冷落,如牡丹、白芍、何首乌、细辛、玉竹、天冬、升麻、人参、西洋参等种植相对较少。受国家退林还耕政策影响,一些木本类药材发展受到抑制,如杜仲、黄柏、厚朴、酸枣、金银花、蔓荆子等,为2024年行情变化埋下伏笔。
市场人气趋冷 受2023年下半年药材市场总体走下、行情大多趋降影响,市场人气趋冷,大货难销,进入按需进货的实质消化阶段。不少药商为了保住上半年的胜利果实,不得不降价销售,但在整体药市环境低迷、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销售很难有较大起色。因此,部分药商心理防线趋变,由上半年的“赚更多的钱”转为“少赚点也行”,最终“只要保本”,这种心态将对明年的药材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展望 2024药价趋降
在上述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药市将走出高位震荡、大势趋降的行情。具体来看,白芷、玄参、白术、紫菀、防风、沙苑子、丹参、前胡等生产较快、生长周期短的一年生品种,2024年的价格会在2023年出现第一波下跌的基础上继续下跌。生产较慢的多年生品种价格将在高位震荡;牡丹、白芍、细辛、玉竹、天冬、何首乌、人参、黄连、杜仲、黄柏、厚朴、酸枣、金银花、蔓荆子等品种因为生产周期较长,药农发展意愿不强,市场行情在高位运行的时间将较长,随着库存消耗产不足需,价格有继续向上的动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