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顺应多极化格局 拓展国际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4-01-10 14:12:54作者:杜臣来源:医药经济报

长期以来,美国市场被看作是中国药企国际化的重要目标。中国药企不是不想进军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而是每个发展阶段的时与势使然。近五年来,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变化前所未遇,促使本土企业在不放弃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也寻找更多的潜力蓝海。

拥抱多极化市场

笔者留意到,近几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的往来越来越密切,非洲、南美洲市场对中国药企的吸引力在增强,欧洲与中国市场也有紧密合作的各种机会。特别是2022年欧盟卫生技术评估条例(Regulation (EU) 2021/2282)经过多年谈判后生效,欧盟统一卫生技术评估成为全球创新药物快速进入欧盟的助推器。

在此背景下,中国药企和医药专业投资机构携创新药、高品质仿制药、创新医疗器械组团考察东南亚、非洲、南美洲以及欧洲市场,一些药企和关注医药领域的国内投资人/机构带着真金白银“走出去”,同时通过并购、许可交易等方式“引进来”。如在2022年底,鼎康(武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已在德国成立欧洲商务中心,积极拓展欧洲生物医药市场;总部位于深圳、建立时间超过二十年、从市场推广起家、后成功延伸至医药工业领域的某上市公司,2023年在东南亚地区注资上亿元人民币安营扎寨,进军该区域市场的意向明确。

看清差异化之机

世界拥抱我们,我们走向世界。在国际化多面出击之前,相关企业和机构必须学好各区域国家的文化属性、法规标准、市场潜力、社会稳定性等方面的必修课,不同市场需要不同的进入策略。有的市场适合引入中国创新药、首仿药,有的仿制药在海外某些市场大有需求。最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成为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地区的抢手货。2023年笔者在与同行朋友的交流中发现,在当前全球经济大形势下,欧洲还有不少中小药械企业的创新基础、产品技术含量很高但尚未引入中国,本土企业或投资人/机构有参股、控股甚至收购的机会。以性价比较高的估值收购欧洲中小企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并仍在海外注册,培育上市后以进口产品身份进入中国市场等,依然存在可能性。

除了对潜在项目进行对口考察,深入目标企业调研,也建议本土药企或投资人/机构通过参加国际合作峰会(BIO-Europe)等在海外举办的生物医药展会了解更多信息,有的放矢。总之,越是面对复杂局面,越要及时识变、应变,看清危中之需,找准差异化发展之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