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破译医药电商存量搏杀“密码”

发布时间:2024-01-05 10:45:04作者:浩然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期,阿里健康发布年中报,上海、山西等地开启试点网上购药医保支付,这一系列动作,吸引了业内对医药电商行业的再次关注。这些行业动向反映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利益相关者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析案例


阿里健康:价值来源仍靠渠道?

从2023年3月到2023年9月,算是阿里健康2024财年的上半年。从关键数据来看,阿里健康半年营收129.56亿元,同比增长12.7%,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82.7%。

从具体板块来看,阿里健康自营业务收入114.47亿元,同比增长13.5%;平台业务收入10.21亿元,同比增长2.1%;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板块营收4.88亿元,同比增长16.4%。很明显,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一家独大,占整体营收比为88.53%;4.88亿元的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也颇有亮点,不过占比只有3.77%。

回顾阿里健康多年来的定位,单纯的医药电商一直被认为是比较“低端”的生意,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所对应的互联网医疗被认为是真正代表未来的业务。事实却是十年经营下来,阿里健康成为了一家医药电商公司,阿里健康的真正价值仍然只是渠道。令人唏嘘的同时也颇令人关注,未来十年阿里健康会走向何方。

顺丰入局O2O:要抢更多配送份额?

今年10月,顺丰正式“杀入”了医药O2O。顺丰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其充沛的到C端的物流能力嫁接给零售药店和医院,为两个终端提供送药到家服务。这也意味着,其进入了美团和饿了么送药的领域。这对于来自药店自有平台的O2O配送订单和医院互联网医院的配送订单来说,颇具吸引力。但恐怕很难切入占据订单大头的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的O2O订单配送业务,这些订单的配送权仍掌握在第三方平台手上。

顺丰深知自己的短板,所以打出了“24小时全时段全距离覆盖”的口号,通过满足夜间用药需求进行差异化竞争。顺丰医药O2O业务本身的价值定位清晰,有能够获取收入的利基市场。其是否能够从美团、饿了么等手握流量的第三方平台手上抢到更多的配送业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值得关注。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市场参与者越多,竞争越激烈,消费者就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福利,是好事情。

医保线上支付:链路打通还有多远?

互联网药店医保支付不是新话题,早在2020年3月,浙江金华就开始了类似的业务,后来陆续有青岛、烟台、杭州、金华、合肥等城市开启了类似服务。今年,上海和山西启动试点互联网药店医保业务,有两个关注点:1.山西的步伐迈得最大,其他都是城市级别的试点,山西是全省试点;2.杭州、上海等江浙沪城市都是选择通过第三方平台合作(杭州选择的是支付宝);山西是符合条件的药店可以在线刷医保卡,但未具体规定实现形式。后续医保信息如何与各方打通,还有待探索。

以上几个案例涉及了医疗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阿里健康的业务从上游医疗服务到医药销售,包括此前抖音放宽药品类目专营店准入资格要求,其实和阿里健康的模式本质没有区别,只不过一个是短视频流量,一个是传统B2C流量;顺丰涉及的是配送环节;医保则是支付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几个案例合在一起,可以看到行业未来的蓝图。


看趋势


首先,互联网对医疗行业改造的第一阶段进入尾声。

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对传统医药产业链(大链条是研发、生产、销售、2B配送)、医疗服务、零售终端、2C配送的改造中,经过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的价值在于离消费者最近的端,也就是零售终端与2C配送;最有价值的模式就是B2C、O2O。终端零售与2C配送合在一起就是美团、饿了么模式,分开即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模式,顺丰模式直接切入的是2C配送。无论从投资还是产业角度,曾对互联网医疗改造最大的期许在医疗服务端。阿里健康持续十年的尝试,财务报表却不到3.77%的占比说明,医疗服务的价值还很薄弱,无法独立支撑起单独的商业模式,京东健康的数据亦如是。

其次,未来3~5年,在新的生成式AI的医疗价值清晰之前,市场将由“存量搏杀”主导节奏。

市场仍然会有因为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支出增加带来的增量,但增量和存量在一起会被更多的力量分取。抖音的短视频流量还有快手、拼多多将持续分走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的潜在增长空间,同时这些线上巨头又与传统线下零售巨头展开合作与竞争。其中有自营业务的阿里与京东竞争的意味更大,进一步还有顺丰这样从配送环节切进来的巨头。顺丰创造了配送环节的增量,但同时也有力量分走美团、饿了么配送环节的存量。

最后,互联网药店医保支付会逐渐成为标配。

下一步加快开放给互联网药店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凡是线下禁止的没理由线上允许。无论是药店还是医药电商平台,都要做好适应下一轮监管加严的准备,在合规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找策略


面对新趋势该如何应对?不同的行业利益相关者会有不同视角。

对于厂家来说,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驱动下,上游医药厂家明显在向创新药厂、普药药厂两个方向分化。有实力的创新药厂和普药药厂需要重视医药电商渠道,研究不同医药电商渠道的趋势、特点以及营销方法,组建专业的医药电商团队开展医药电商销售。对于只有单品种或者只有少数品种的BioTech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开展医药电商以及如何开展电商。

对于药店来说,积极拥抱是必选的答案。随着短视频流量的崛起,线上医药电商力量出现分化,更多的线上巨头进入医药电商领域,平台之间的竞争使得药店拥有更多选择,竞争格局向有利于线下药店的方向演化。药店一定要抓住契机,加强自身医药电商营销能力特别是面向未来的短视频流量,有实力的连锁企业要做好公域私域两种流量的运营。

对于投资者来说,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医药电商直接相关的投资机会在减少,投资者视线应该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更具前瞻性的领域转移。寻找有人工智能能力如数字人直播技术等如何与医疗产业做结合,或者寻找通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解决医疗产业既有挑战的标的等。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