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材价格坐“过山车” 中成药企莫慌张

发布时间:2024-01-03 10:42:54作者:秦禾来源:医药经济报

在需求降温、供应增加的情况下,原来一路暴涨的中药材价格近期迎来整体回落,部分药材价格下跌幅度近九成。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前8个月,因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中成药生产企业的营收和业绩承压,部分公司毛利率下降明显。据笔者观察,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暴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季节性疾病暴发致需求增加,也有中药材减产,以及资本炒作的火上浇油。

中药材价格大幅波动,让中药企业基本面两极分化,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对这一挑战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控制源头

首先,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就是从源头进行控制。制剂企业自产原材料当然是最好的。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原材料涨价显然利好拥有种植基地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事实也确实如此。多数头部中成药企业如白云山、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太极集团都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因此,今年前8个月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这些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却逆势增长。

控制源头不但能保证利润,还保障了中药原料优质纯正,以及最终的成品品质。没有中药材生产基地的企业往往受制于人,业绩波动较大。

稳供应链

其次是在供应链上下功夫。不是所有公司都有实力建造自己的药材生产基地,减少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需要打造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需情况等,制定中药材采购计划,保证中成药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料充足和价格稳定。

在这方面,使用期货交易的操作思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预测原材料涨价时段,提前囤货,以减少成本压力。当然,这不仅需要高水平的运作,还要有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研发创新

从长远看,无论原料价格涨跌,中药行业的竞争压力都将日益增大。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中成药企业必须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新产品摆脱同质化竞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中药材源头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二是可以充分享受国家和地方鼓励创新的政策“红利”。比如独家创新药通过国谈可以尽快纳入医保目录,抢占市场先机,消化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长。

工艺改造

此外,企业还要提高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中成药的生产一般是由传统工艺传承下来,如果能通过工艺路线、制剂改型,甚至硬件设备的改变,大幅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或改用其他替代品,就能很好地摆脱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价格自然与众不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滴丸,相比传统剂型,同样的中药材,价格却鹤立鸡群。

品牌建设

市场营销要在树立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上下功夫。中成药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同组份的药品,生产企业不同,价格有天壤之别。品牌产品的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一截,或能填补原材料成本波动所致的利润缺口。

集采寻机

对待中药材价格变化还要辨证看问题,综合全因素分析,在挑战中寻找机会,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集采政策实施前,小企业无法与大企业抗衡,再遇到原材料涨价,面对供应商更没有话语权,只能以高成本拼小市场,形成恶性循环。但在带量采购政策下,小企业可先以低价争取大市场,再用大采购量提高对中药材供应商的话语权,拿到低价原材料,实现以小博大。

业务转型

原材料价格波动还可能倒逼企业转型。一是走出去实现外向型转型。这些年,不少中成药企业在谋求向海外发展,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大部分企业对海外发展还是畏首畏尾,内卷式竞争无疑会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决心。二是向综合式企业转型。当代的医药企业已经打破过去那种画地为牢的经营模式,中西药协同发展、跨行业兼并重组蔚然成风。三是向现代中药转型。比如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细分、以化学药原料替代中药材,用最新科技改进中成药生产等。

总之,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中药企业越来越两极分化,何去何从还看企业的应对之策。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