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两级集采”网罗前二百中药大品种

发布时间:2024-01-03 10:25:17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随着国采常态化,多地已将中成药列为省采重心,一些新做法也在探索路上。日前,安徽省发布中成药带量联动采购通知,共13个品种列入,涉及蓝芩口服液、健胃消食片、抗病毒口服液等30个中成药,2023年12月28日为企业自主报价申报时间。此前公布的地方省采结果显示:浙江第四批省采共采购10个中成药品种;福建第四批药品集采列入24个中成药产品组。

带量联动询价

据了解,安徽省本次中成药集采采用带量询价的方式开展,询价价格参考产品在湖北联盟第一批、广东联盟、山东省集采产品的最低中选价格及安徽省相关药品挂网采购价。同时,根据药品通用名在外省中选情况及安徽省挂网情况确定通用名药品的具体询价标准,企业申报价格应不高于询价价格。

有业内人士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安徽主要将产品分成三类,并提出了不同的价格要求,一是安徽省已挂网、外省有集采中选价格的;二是安徽省未挂网、外省有集采中选价格的;三是安徽省已挂网、外省没有集采中选价格的。”

自湖北等19省联盟带量采购正式拉开中成药集采大幕以来,广东、山东、三明联盟,以及今年6月的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接踵而至。“湖北联盟中成药集采口服制剂降幅较小;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独家品种降幅较小;山东集采实现进一步扩面;北京集采品种和降价幅度参考已完成的湖北联盟和广东联盟的中标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邓勇认为,未来中成药集采将采取国家集采和省级集采共存的“双集采”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很多省份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所不同,未来国家和省级集采将聚焦于销量较大的品种。由此推测,到2025年左右,医院市场内处方量较大的TOP200中成药品种,未来有机会纳入集采的目录库中。

强化差异创新

在业界看来,中成药口服制剂是集采重点,将纳入更多品种,同时也期待集采方案的持续完善。有观点认为,以降低价格换取确定的市场占有份额可以说是中成药企业参与集采的首要动力。然而,相较于化药集采明确的任务量和达不到销售额度时的处罚,中成药集采对“带量”政策的执行并不严格。对中成药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政策缺乏强制性约束,意味着中成药品种的院内使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对非中选产品提出严格采购要求,以期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集采中选。如安徽提到,在采购范围内但未申报参加本次带量采购的药品、申报但未中选和流标的药品,均视为非中选产品。采购周期内,医疗机构每年度非中选产品的采购数量不得高于同采购组实际采购量的10%,采购情况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并定期通报。

    随着越来越多地区启动中成药集采,中成药企业如何应对?邓勇建议,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竞争水平。一是聚焦产品管线,加大研发创新。集采政策固然有降低中成药价格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倒逼质量不过关、疗效不合格的产品退出市场。“躺赢”已然不符合现实,药企要加大研发力度,果断放弃竞争力弱的产品,集中精力研发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二是强化产品差异化创新,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应完善中成药全产业链布局,如布局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或者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广泛涉猎行业上下游,这也是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的好方法。在产品质量过硬的情况下,具有成本端优势的企业,将能在中成药集采下长期获益。(本报记者 齐欣)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