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川白芷药食同源潜能释放

发布时间:2023-12-22 10:44:30作者:高继海 张定堃 冯耀文来源:医药经济报

川白芷是典型的以“川”字冠名的道地药材之一,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之功效,而川白芷享誉内外的最大优势在其“养性以应人”的药食同源属性。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川白芷药食同源的健康价值和产业空间正待科学开发。   

在“香”字上做文章

在药用方面,白芷始载于《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其根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古今含白芷的中成药处方超过500种、中药方剂1800余个;其水煎剂有杀虫、灭菌作用,对防治菜青虫、大豆蚜虫、小麦秆锈病等有一定效果。叶可治丹毒、瘾疹、蜂蜇。

在食用香料方面,白芷特别善于调汤矫香,凡有去腥、去膻、去腻、增香之需的皆可用。统计表明,现今流传的白芷食用汤、菜、调料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食品名称约250个,如大宗香辛调料品的十三香、火锅底料等。

在美妆方面,白芷是历代中医美容用量大、应用频率多的原料之一,至今积累的相关美容方剂超300余种,如“三白”“五白”“七白”等香方,而香囊、香脂、香粉、香巾、印香等配方也较多含白芷,“玉容散”成为慈禧等皇家喜用的美容方。

药、妆、食皆可行,均得益于白芷丰富的芳香层次和成分群。目前已发现的川白芷成分已超过600种,至少表现出三层递进的香型,其初闻为小分子萜、蒎烯、醇等精油成分呈现的幽香、淡香、清香,日常用于佩戴、熏蒸、腌菜等;白芷主香型为苦香,由前胡素、酚类、内酯等成分表现,日常蒸煮食用前常用醇预处理减少苦味;白芷长时煎煮后还有大分子的环十五烷内酯释放出来,这是白芷浓香持久、深刻的重要成分,特别适宜多脂、腥膻肉类的烹饪。可见,多层次的香型滋味,支撑起了白芷广泛的健康应用。   

全产业链趋成熟

白芷是我国少有的集药用、食用、美妆用等多元化用途为一体的资源品种。近年,川白芷用量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食用领域的大幅增加,适宜现代社会消费理念和习惯的全白芷宴、白芷茶、白芷酒、白芷香薰产品等不断涌现,而最能体现巴滋蜀味的白芷卤料产品畅销海内外,正成为带动健康产业的主力军。含有川白芷的古方、古谱、古法药膳的挖掘与创新也正在成为产业发展趋势和增长热点。

川白芷拥享盛名的同时,又地处国家首批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四川省首批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是遂宁市“十四五”首推的道地品牌品种、川渝科技研发的焦点药材,吸引了全国十余家医药上市企业直接参与全产业链过程,已经呈现出政府-企业-社会协调联动、种植-加工-产品齐步推进、产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态势。

川白芷自明代始终坚守着道地产区,在品种、品质、制法、药性、药效、应用等思想体系推陈出新。随着新时代全民健康战略的发展,川白芷药食同源的创新之路迎来新一轮机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