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2 10:35:58作者:李秋萩来源:医药经济报
12月7日,放射性制药公司ARTBIO宣布完成超额认购的超9000万美元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Third Rock Ventures和一家未披露的医疗基金共同牵头,种子轮投资方也大量跟投,帮助巩固公司专有的Pb212隔离技术及分布式制造网络,推进其治疗前列腺癌的领先项目AB001,并进一步推进产品管线布局。
笔者留意到,半年前,ARTBIO已完成230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6个月融资共1.13亿美元、老股东反复注资,这家核药Biotech靠什么吸引投资者?
靶向α核素博眼球
ARTBIO于2021年在挪威创立,旨在通过将最佳α放射性同位素Pb212与已证实的肿瘤特异性靶标的配体配对,创建高度靶向的癌症疗法。其创始人发明了全球首款α粒子辐射放射性治疗药物,后通过Algeta被拜耳收购。2021年,两位创始人与全球风投公司F-Prime Capital、Radforsk共同创立了ARTBIO。
其中,F-Prime Capital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管理资产,建立50年以来,眼光独到地支持了包括阿里巴巴等在内的全球知名大公司。而ARTBIO自创办以来一直比较低调,直到今年6月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渐入业界视野。
根据蛋壳研究院数据,目前治疗性核药以镥[177Lu]为代表的β核素关注度最高,但资本目光正从β核素向α核素迁移。因为靶向α核素治疗能够在靶点的有限区域内表现显著的细胞毒性效应,对其他健康组织和器官的有害辐射剂量较低,实现更高强度的治疗效果且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更小。
ARTBIO可供查询的三个药物管线如附表所示。其中已公开的AB001将于2024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适应症为前列腺癌;另两个未公开项目适用于治疗实体瘤。企业方面还透露,针对α射线的制造需求,他们搭建了可灵活制造PB212的专有隔离技术。
产业链生态全布局
对于处在产业链中游的Biotech而言,由于核药对医用同位素的依赖度很高,上游供应商的话语权也相应更大。鉴于此,不少核药中游研发企业开始介入上游医用同位素生产布局,从源头巩固产业链。谁掌握了上游供应,谁就能更快推动医用同位素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
需要关注的是,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的活性在特定时间段内减弱,药物保质期极短,及时递送和患者施用成为一大难点。源头核素生产、核药房(“端对端”分布式网络)等供应链稳定问题,都将极大影响治疗性核药的应用。
而得益于创始人经验,作为成立不足3年的Biotech公司,ARTBIO在今年的首次亮相中就已明确其对核药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布局。
Pb212临床特征理想。其与ARTBIO使用的小分子载体的特性相匹配,可快速达到治疗效用;并实现精细的临床疗效评估等。
ART管道差异化。最有可能为患者带来改善治疗效果的ART靶点和药物分子。
专有隔离技术助攻。AlphaDirectTM专利技术是首个有效分离Pb212的系统,应用可广泛使用的核工业原材料,简化供应链,减少了不确定性和制造成本。
快速交付优势。基于上述专有隔离技术灵活的基础设置,端对端的分布式制造与靶向Pb212药物的短效相匹配,能够快速、灵活地为尽可能多的患者提供药物。
兼具跨国药企管理基因
A轮融资完成的同时,ARTBIO任命首席技术官和供应链/外部制造部门主管领导分布式制造网络的开发与扩展。此前,这两位管理者曾分别出任诺华肿瘤学放射配体治疗技术运营部高管、高级加速器应用供应链全球主管。
不仅如此,ARTBIO的管理构架中还有更多跨国大药企的基因。如公司CSO曾任Celgene/BMS综合科学副总裁、辉瑞多个科学管理职务。临床开发副总裁曾任拜耳靶向α治疗平台的高级临床开发负责人。
过硬的专有技术创新+实力管理团队,ARTBIO给出了核药供应链问题解决的另一种打法——从生产端入手,以分布式制造打造更灵活、可及性更高的生态网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