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申报何以持续升温

发布时间:2023-12-21 17:18:45作者:赵寻 邱凌龙来源:医药经济报

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自设立以来已有230多家上市公司,覆盖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等创新领域。目前在北交所上市的医药类企业中,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类企业占比约85%,化学制药份额最高,其次是医疗器械。在北证50指数上涨带动下,预期将有更多药企转战北交所,具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格的公司尤其应当关注北交所最新政策变化。

1.优质企业初步集聚,带动效应明显

已有不少优质企业积极挂牌,“预备队”亦持续扩容。仅2023年上半年,新增挂牌公司160家,同比增长103%。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企业占比超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超四成,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八成。

2.挂牌公司融资次数、规模“双升”,外源融资显著增加

外部投资者参与度提升。定增资金来源方面,60%以上资金来自外部投资者,20%以上的发行有私募机构参与,新增外部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118%,其参与定增发行均价是市场整体近3倍,一定程度体现了对优质挂牌公司的认可度。融资交易等功能稳步提升,有48家公司2023年上半年完成公开发行进入北交所,融资金额达91.6亿元,同比上升122%。

3.上市审核顺畅高效

根据公开信息,从新三板挂牌到北交所上市约1年,北交所上市平均耗时约249天。政策层面还简化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申报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备案要求,并允许前期挂牌满12个月的摘牌公司重新挂牌后直接申报北交所上市。

4.盈利和非盈利标准兼备

目前北交所上市设置了四套标准,分别为“市值+净利润+收入+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市值+收入+现金流”“市值+收入+研发投入”“市值+研发投入”标准。对于未盈利的医药企业来说,第四条标准“市值+研发投入”值得关注。也有药企选择第一、第二套标准,企业按自身实际情况择机恰当选择。

5.审核包容性强

在坚持注册制的前提下,围绕信息披露合法合规,不存在财务造假等情况,针对中小企业容易遇到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客户集中度高、业绩波动、研发费用资本化等主要问题,审核部门以对公司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是否具有重大不利影响为判断依据,并进行充分信息披露。

另一方面,尽管北交所过会企业逐渐增多,但并不意味着审核层面放松。从已有案例来看,北交所对于业绩、毛利率、收入/利润、募投项目相关问题、关联方/关联交易等方面的问询率较高,且2023年前十个月已累计约30家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

随着申报企业数量的增加,预计上市审核将逐步细化。鉴于此,尽管各上市板块定位不同,但对企业的规范性要求以及上市审核监管过程中企业、中介的法律责任一视同仁,拟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均应提升对合规制度与市场的敬畏之心。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命健康类企业IPO及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合规等工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