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电子处方流转全联通清障倒计时

发布时间:2023-12-20 10:45:32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3年最后半个月,处方流转全线贯通启动冲刺。按国家医保局要求,12月31日前,各省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中心,建立全省统一、高效运转、标准规范的处方流转机制,实现省域内“双通道”处方流转电子化。时限将至,还有不少省份处方信息的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最后一公里”仍待清障。
处方借“码”全国联通
各地在电子处方流转落地时积极减负,重庆提出院内院外处方医保报销一致,意味着原先主要覆盖定点医院的医保药品,已向院外市场全面敞开。更新颖的是,天津市医联体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处方流动是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的,且处方流转至其他定点医疗机构调剂药品的,视为同一次门诊诊疗过程的延续。
国家医保局披露,目前医保码全国用户已超10亿,接入定点医药机构超过80万家,医保码“全场景通、全流程通、全国通”的基础不断夯实。据悉,浙江和青海两省已率先实现全省参保人覆盖,半数以上省份医保码激活率超过75%,这为电子处方院外流转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移动支付也开放接入端口。12月11日,广东省医保局发布《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加快移动支付应用推广工作的通知》,提出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均可申请接入医保移动支付。
流出量少瓶颈待破
不过,有行业专家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真正能流出的处方数量仍然很少,处方外流疏堵任重道远。
其主要原因在于: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后,药品虽已转为成本项,但药品经医院可以实时产生大量的结算收入,意味着医院财务始终有较丰厚的应付账款流动,假如处方外流分走这部分利益,将导致医院缺少动力;其次,执行层面细则缺失,目前哪些处方可以外流没有目录,药店也没有备药目录,定点疏通需要配套政策。
院外推广拼专业化
尽管电子处方流转尚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但院外市场正成为企业寻求增量的“新阵地”:以零售终端为例,健之佳连锁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加强医院品种引进,强抓上游资源,处方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89%,结构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期而至。加上药品全生命周期从过去的二十年缩短至现在的十年,甚至七、八年,新的竞争业态倒逼营销模式全面革新。企业用什么挖掘院外市场潜能?
对此,华北制药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国英近日表示,“处方外流是大势,国内企业正处于处方药推广模式转换时期,很快就会进入真正的专业化时代。采取合规营销模式,其关键点在于医学产品知识+客情营销+品牌公关。”在他看来,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是制胜处方药营销的关键。
但是,电子处方逐渐释放出来后,企业营销驱动下真实的临床需求是否也同步增长?江苏吴中医药集团中央市场部总监毛宏亮表示,“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没有不断更新的早期优质客户成为很多企业今日的绊脚石,原因何在?传统的处方药营销团队对市场没有把控度,二级招商也是利益驱动,没有自营团队和自留地,甚至没有学术推广部或真正的学术推广队伍,加上医院固化经销商画像,企业需要及时开展思维革命。”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