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Biotech初创企业如何去焦虑

发布时间:2023-12-14 17:01:50作者:付志学来源:医药经济报

当前大环境中,投资人为何而焦虑?多数情况下,他们焦虑的不是市场宏观走势,而是已投企业能否顺利通过调整期考验等到好时候,焦虑“出手”后留给自己的安全边际是否足够。不论如何,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找到高质量的企业,投入安全边际高的价格(合理估值)。在此前提下,有以下思考。

国内外IPO审核趋严

无论是在国内上市还是赴境外上市,IPO难度都有所增加。比如在科创板,依然是从各方面鼓励企业上市,但对欲上市企业的科创属性的审核更加严格。又比如,前段时间证监会出台关于控股股东减持的新规等,需要综合分析出台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就很容易理解监管的初衷。

对将IPO作为重要退出手段的资本而言,接下来会迎来较长时间、难度有所增加的退出周期。从海外上市的企业情况能窥豹一斑。近两年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 Biotech公司的管线发生了显著变化。今年前9个月,在美股上市的此类公司,已经拥有临床Ⅲ期及以后产品管线的企业数量超过1/3;拥有Ⅱ期临床管线之后的企业占到近六成。美股也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拥有Ⅰ期临床管线就可实现快速上市,市场环境变了。

依赖连续融资不现实

初创企业不能寄望于拿到一笔融资就能高枕无忧地发展5~10年,这不符合创新投资本身应有的生态。实际上,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约有六成公司的自营现金不足以支撑企业未来36个月以上的运营,其中大约1/4公司的账上现金额已经高于其市值。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无论是机构投资人支持的,还是靠产业或并购交易支撑的,企业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既能造血,同时也能有方向、有策略地“烧钱”以推进研发项目,而不是一味依靠投资人砸钱。

资本偏好确定性

机构投资者对赛道的选择已发生微妙变化。当国内外整个资本市场向好时,大家可以不顾一切地推崇新技术;而一旦不确定向增多,资本就开始更多追逐确定性。

有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在医药细分赛道,机构投资人更加偏向于投技术成熟的领域,如大小分子药物,包括ADC。之前特别火爆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等的投资数量在2023年前三季度明显减少。

跨国合作频繁且加深

真正能够与中国Biotech企业产生并购关联的是国际大买家。可以对比跨国药企与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在管线布局上的差异。国内企业目前偏重于技术成熟领域,如抗体、大小分子领域,跨国公司的管线大比例在前沿科技领域。鉴于此,未来在前沿方面的投资,本土Biotech真正的合作方是跨国药企。

这两年,对外交易许可更频繁。一些合作协议约定的金额特别大,首付款不高,包括有部分中外企业的合作还终止了,但对处于早期发展的本土Biotech而言,能够加深与跨国大药企合作,这本身就是积极的现象,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只有进一步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真正证明自己,而不是只看到投资机构估出的回报率。

多方携手穿越周期

中国生物医药发展与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差距,具体到资本端,差异也比较大。医药产业是需要高强度、多元层次、长周期资本投入的领域,既需要早期的政府投入、学术与科研机构的投入,也需要慈善机构的投入,然后到VC/PE端、到企业研发投入,再到后端的公募基金投入等。包括政、产、学、研、资,也包括各大公司、园区、科学家,只有经历过此前三年和当下的调整周期,业内才会形成更加统一的共识。各方保持理性乐观,才能看见共同的未来。

(根据2023年“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杭州分论坛观点整理)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