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9 15:15:34作者:王迪 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段时间,除了减肥新星Mounjaro,礼来又吸引了更多关注目光。10月26日,美国FDA做出批准决定:礼来的mirikizumab成为第一款进入溃疡性结肠炎(UC)领域的IL-23抑制剂。此外,在10月上旬和9月底,FDA相继批准了另外两款UC治疗药物。
UC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道疾病,会导致患者消化道溃疡和炎症,其患者覆盖全年龄段,但在15~30岁的人群中更为常见。UC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腹泻、便血和腹部免疫反应等。市场调研机构Maximize Market Research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UC市场规模为69.1亿美元。预计2023-2029年,全球UC市场规模将以5.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届时将达到102亿美元。
当前,UC赛道较为拥挤,艾伯维、强生和武田等巨头环伺。药物是UC的首选治疗方式,目前主要有六大类别,包括5-氨基水杨酸(5-ASA)、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靶向合成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和生物类似药。近年获批的生物疗法细分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IL-23抑制剂出彩
据悉,FDA的批准决定允许礼来的mirikizumab首先作为输液产品提供给患者,通过皮下注射方式使用,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UC。该药将以品牌名Omvoh进行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FDA曾在今年4月拒绝批准该药,原因在于在审批前的检查中发现其存在生产问题。而在FDA推迟批准决定前,Omvoh已经相继在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日本和欧洲监管部门的批准,还在英国获得了用药报销的建议。
在两项名为LUCENT的试验中,作为先前接受过治疗的UC患者的一种诱导性和维持性疗法,Omvoh都取得了积极的结果:在经过12周的诱导治疗后,24%的Omvoh使用患者获得了临床缓解,而安慰剂组患者的这一比例为15%。维持治疗阶段,在诱导治疗12周时病情得到缓解;使用Omvoh的患者中,有66%的使用者在未来一年的治疗中病情得到继续缓解。安慰剂组则仅40%的患者达到该效果。
临床缓解和临床反应是UC试验的标准终点。对于LUCENT试验项目,研究人员还根据礼来开发的11分记分卡衡量了患者的肠急情况。在诱导研究中取得临床反应的患者中,接受Omvoh治疗的患者在一年内肠道紧迫感平均降低了3.8分,而安慰剂组为2.74分。研究人员认为,Omvoh优势在于可在不考虑患者以往生物药使用历史的前提下缓解UC的三种关键症状——排便频率、直肠出血和肠道紧迫感。
通过选择性靶向IL-23,Omvoh被认为是比强生重磅炸弹药物Stelara更好的一种药物,后者同时靶向作用于IL-12和IL-23。Stelara拥有多种治疗适应症,2023年1-9月实现了81亿美元的销售额。
与此同时,另一种IL-23抑制剂应用于UC适应症的脚步越来越近——今年8月,艾伯维根据Ⅲ期试验取得的积极结果,向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Skyrizi用于治疗UC的申请。该药用于其他适应症时取得了快速增长的经营业绩。更重要的是,艾伯维这支IL-23抑制剂最近在一项针对克罗恩病的头对头试验中击败了Stelara。
S1P类新秀来袭
10月13日,随着FDA批准辉瑞开发的etrasimod(品牌名为Velsipity)作为患有中度到重度活动性UC成年患者的口服治疗药物,百时美施贵宝(BMS)的Zeposia不再是市场上唯一用来治疗UC的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Velsipity的成功获批对BMS的Zeposia构成了直接威胁。这项批准亦标志着辉瑞以67亿美元收购Arena Pharmaceuticals的交易得到回报。
Leerink Partners公司分析师去年曾经估计,到2031年,Velsipity在美国市场用于治疗UC的销售额可能达到10亿美元。而在多种治疗适应症的加持下,到2030年,BMS的Zeposia全球销售额可能超过30亿美元。
尽管在交叉试验存在固有问题,且不如头对头试验可靠,但Velsipity仍在其独立试验中表现出比Zeposia更好的疗效。数据显示,在对UC患者进行的ELEVATE UC52试验中(这些患者至少使用过一种常规疗法、生物制剂或JAK抑制剂但遭遇失败或无法耐受),Velsipity帮助27%的患者在治疗第12周时达到了缓解,而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大约为7%。治疗时间达到一年时,两组患者之间的缓解率差距扩大至约25%。相比之下,在针对Zeposia开展的一项试验中,治疗一年之后,该药比安慰剂拥有19%的优势。
需指出的是,两种药物的试验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方案:Velsipity的试验是全程治疗,即患者从用药第一天就坚持其随机被指派的治疗方式;Zeposia的研究则使用了一种再随机化设计,只有对Zeposia做出反应的患者才被重新随机化,以便在维持治疗阶段继续使用Zeposia或转而使用安慰剂。
在心血管副作用方面,Velsipity在开展研究的前12周里,报告了三例与心率缓慢有关的停药案例。Velsipity的药品标签包含了与Zeposia标签相同的有关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警告,这将迫使患者在开始接受治疗之前进行心电图测试。而与Zeposia不同的是,Velsipity不需要剂量滴定。
辉瑞和BMS都在寻求将旗下S1P药物扩展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路径,其中包括另外一种形式的炎症性肠病(IBD,克罗恩病)。
不过,辉瑞野心不止于此。患者使用Velsipity一年后,达到32%的缓解率与一些生物制剂不相上下。因此,辉瑞认为,Velsipity应该成为继传统的5-ASA疗法或类固醇之后的一线新疗法。
皮下注射改变格局
暌违四年,武田尝试开发的重磅炸弹级药物Entyvio(vedolizumab)的皮下注射制剂终于在今年9月底获得FDA的支持,作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UC患者的一种维持疗法。
据了解,FDA的批准决定基于对162名患者开展的一项Ⅲ期试验,这些患者在接受六周的诱导治疗后取得临床反应。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包括对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或抗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滞剂无法做出充分反应或无法耐受的患者。
武田美国胃肠病业务负责人Brandon Monk表示,FDA的批准决定使Entyvio成为美国市场上唯一一种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UC生物治疗产品。据悉,这种单一剂量的Entyvio预充笔于10月底供应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皮下注射的给药形式可能有助于武田与一些新型UC药物展开竞争,比如强生的Stelara和艾伯维的Skyrizi。目前,皮下注射Entyvio已经在欧洲和日本获批。该产品的销售额近年也迎来大幅增长,2022年达到64亿美元。2022年10月,武田预测该药的销售峰值将达到75亿~90亿美元。此外,Entyvio在美国还处于专利保护期,其生物类似药预计到2032年才能进入美国市场,因此原研药市场发展空间大。
武田也在寻求扩展Entyvio适应症标签,将其用于治疗克罗恩病。今年9月初,FDA接受了这项申请。该公司对409名患者开展的这种适应症试验得到了类似结果。
相关>>>
国内药企快速跟进
UC药物海外竞争激烈,国内药企也紧跟趋势。5月17日,云顶新耀公司宣布,已完成对靶向合成小分子药物etrasimod亚洲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工作。etrasimod用于治疗中度到重度活动性UC。2017年,云顶新耀从Arena公司获得了该药在大中华区和韩国进行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
8月底,亚虹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收到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其自主研发的APL-1401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APL-1401是一种全新机制治疗UC的口服创新药物,通过提高多巴胺(DA)并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使肠道免疫稳态恢复正常。
除此之外,近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亦显示,Abivax公司在中国启动了两项obefazimod(ABX464)治疗中度至重度UC的国际多中心(含中国)Ⅲ期临床研究。obefazimod是一款口服、具有“同类首款”潜力的小分子药物,临床试验显示,它具有让UC患者缓解和“治愈”炎症病变的能力。(石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