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技术指导原则连发搭建上行阶梯

发布时间:2023-11-29 13:51:02作者:宋民宪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期,有关中药注册管理的专门规定密集发布,包括: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稳定性研究、中药特征图谱研究、药品标准管理等专门的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等。有关中药的顶层设计初见端倪,并引发业内对中药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而已上市中药也可能面临挑战。


不同制剂有差异


已上市中成药共有9000余个品种,近90%的品种的处方、制法、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基本内容形成于过去60余年间,此外,还有天然药物制剂、中西药复方制剂等。现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处方的中成药为例,讨论同一品种不同制剂的差别。

例如,九味羌活汤系经典名方,以药品标准收载内容分析:九味羌活颗粒处方药味分别有白芷以乙醇渗漉,其他有五味药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后与其余三味加水煎煮三次,滤液合并浓缩加等量的乙醇沉淀等处理,后制成颗粒。九味羌活口服液提取及提取液处理与之基本相同。九味羌活片制法中白芷、甘草部分粉碎细粉兼做辅料,其他有五味药提取挥发油后进行乙醇渗漉,黄芩单独以乙醇进行渗漉,渗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白芷、甘草剩余粉末与地黄加水煎煮,滤液浓缩,与上述浓缩后的清膏继续浓缩成稠膏,加入白芷、甘草细粉制成片。

九味羌活片用法为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九味羌活丸系的水泛丸,用法为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九味羌活颗粒用法为姜汤或开水冲服;九味羌活口服液未标注以姜汤或姜葱汤送服。

由于制成量不确定,九味羌活颗粒每日服用量(制剂量)30~45g,九味羌活片每日服用量(制剂量)8~15片,九味羌活丸每日服用量(饮片)12~27g,九味羌活口服液每日服用量(饮片)40~60g。

可见,已上市的九味羌活制剂与经典处方九味羌活汤的制法、剂型不同,且颗粒、口服液制法与丸、片亦存在明显差异,服用饮片剂量也存在差异。

如果有证据证明不同九味羌活制剂优于传统记载,则属于创新;如果无证据证明则应当选择回归传统记载,即守正。如果证明九味羌活不同制法、饮片服用量等具特殊疗效优势,则应当在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项目中予以体现。


需要科学取舍

另以板蓝根制剂为例,板蓝根颗粒制法为:取板蓝根14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

板蓝根糖浆制法为:取板蓝根7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制成1000毫升。

经比较可以推测,板蓝根颗粒制法中的醇沉只是一种制剂上的需要,没有证据证明可以造成药效上的差异。此外,符合药品标准的板蓝根并不是固定物质及其比例的物质,相同提取时间、次数等提取的物质亦不相同,相同相对密度的浓缩液所含物质不同,醇沉效果也不相同。再者,取上清液没有标准操作方法,相对可控的方法为滤过,在药品标准中“取上清液”与“滤过”存在于不同的标准之中,需要做出科学取舍。

再以板蓝根配方颗粒为例,其制法为:取板蓝根2000g,加水煎煮,滤液浓缩,干浸膏收得率25%~38%,制成1000g。对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均无规定,由企业根据生产设备、药材情况等以控制干浸膏收得率等为主。板蓝根药材标准规定,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5.0%,如以水提取的板蓝根制剂不控制水溶性浸出物,其提取收得率波动难以控制。

经初步分析,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值得思考:已上市中成药“制法”项中,水提取时间、次数有无必要在药品标准中规定?提取液醇沉存在不合理,经过此番改变,还与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量具有连动效应。


重视制法基础


已上市中成药的制法是质量保证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原则指导,改进较为滞后,已成为制约中成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果不加以重视,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特征图谱、药品标准、稳定性研究等管理、研究等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如何搭建已上市中成药通往顶层设计目标的阶梯,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并加以研究,以致力于中成药行业整体提高、再创辉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