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专利成果高效转化疏堵引路

发布时间:2023-11-29 11:24:17作者:秦卫华来源:医药经济报

前段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对于纾解创新药研发过程中专利成果转化前期的一些堵点问题有很大助益。


多渠道融资


《方案》提出: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帮助企业对接更多优质投资机构。推动专项支持的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规范化培育和投后管理。

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广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管理风险补偿基金等机制安排,优化知识产权融资质物处置模式。开展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范围。完善全国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扩展数据共享范围。探索创业投资等多元资本投入机制,通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企业专利产业化的资金支持,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

【实操建议】 据统计,欧美创新药约60%来自研发机构或中小企业,而专利转化为新药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研发机构或初创型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资金,这是专利成果转化的主要瓶颈。

根据《方案》,拥有专利的初创药企可主动参与项目评估,提供国内外同类或相似产品的市场需求、研发进度与实施情况,向评估平台提出项目实施计划和投资回报的初步评估,争取得到权威评估系统的认同,并多渠道融资,加速转化进程。


合理化估值


《方案》指出: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鼓励开发智能化评估工具。建立专利实施、转让、许可、质押、进出口等各类数据集成和监测机制。

【实操建议】 一般而言,投资人对专利成果价值的认定有可能与专利所有者一时难以达成共识,鉴于此,组建由本领域临床医生、研发机构、金融、法律专家的评估体系很有必要,供需双方可通过评估平台与体系达成对专利价值评估的共识。


需求为导向


《方案》提出:“由高校、科研机构组织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依托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统一线上登记入库……在盘活存量专利的同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在科研活动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积极与企业联合攻关,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建立市场导向的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跟踪反馈机制”。

【实操建议】 独创性创新药以基础研究为前提,研发机构专利的产生部分源自科研,对专利的市场应用价值评估不足、对满足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等了解不够时,均会影响专利转化。笔者曾接触福建某中药企业与医院合作院内妇科制剂,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在临床缺乏同类药物的情况下有很大市场空间,但因未能按专利申请来设计药效和副作用观察,难以将成果专利化,进而影响了项目的规模化。

临床应用中,建议尽早引入熟悉专利运营和新药申请方面的专业机构或人才,设置符合专利申请需要的数据观察指标,有助于日后申请专利,获得合法的市场独占空间。


全方位聚力

 

《方案》明确:从提升专利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实操建议】 专利的设计需要对现有新药申请的指导原则进行深入了解,在转化过程中储备多方面知识与资源。高校的某些可转化成果如果在立项时未考虑专利授权后的价值最大化,新药上市后不能独占市场,将降低专利的应用价值,影响药企对专利转化的兴趣。例如,北京某高校治疗中毒性肝炎的专利仅申请了某种药物引发的中毒性肝炎,市场应用较窄,至今还未向新药转化成功。

只有通过权益和信息纽带,将研发、专利代理、新药申请人、生产销售各方聚力,才有利于提升专利的临床价值,进而提高转化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