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异甘草酸镁国产原研独领风骚

发布时间:2023-11-17 16:00:46作者:本版特约撰稿:张建忠来源:医药经济报

QQ图片20231117155926.jpg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脂肪肝、酒精肝等,危害性极大。在PDB数据库,治疗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等)的抗病毒药物归在抗感染药治疗大类,治疗肝癌的药物归在抗肿瘤药治疗大类,而更多的保护肝功能减退或肝损害的药物则归在消化系统用药治疗大类下的肝病用药治疗小类(以下简称“肝病用药”)。

数据显示,2022年样本医院的肝病用药共有37个,2023年上半年减少为34个。其中,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腺苷蛋氨酸是2023年上半年销售金额排名前四位的药物。


异甘草酸镁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可改善肝功能异常。PDB数据显示,2022年,样本医院异甘草酸镁销售额为7.30亿元,全国公立医院购药金额约26.06亿元。

单价平稳中略降

过去6年数据显示,样本医院异甘草酸镁销售金额总体呈先降后增的趋势。2017-2018年,销售金额分别下降2.6%和11.5%;2019年,销售金额增长8.2%,而销售数量增长10.8%;2020年,受疫情突如其来等因素影响,出现较大降幅,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分别下降18.2%和17.0%;2021-2022年再度增长,销售金额分别增长3.5%和9.9%,销售数量也分别增长3.6%和10.7%;2023年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2.2%,销售数量也同比大幅增长50.5%。

异甘草酸镁目前未纳入国家集采。从平均单价可以看出,其单价呈稳定略降态势。2017年单价最高,为33.03元;随后逐步降低,2020年降为30.31元。2023年上半年单价最低,为28.45元,相比2017年降幅13.9%(见表1)。

QQ图片20231117160016.jpg

销售占比先跌后升

从销售金额看,异甘草酸镁在肝病用药中的占比是先降后升。2017年占比19.6%,约占五分之一。2018-2022年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7.4%、17.9%、17.6%、17.6%和21.0%,2023年上半年又提升至占比26.8%,超过四分之一。

从销售数量看,异甘草酸镁在肝病用药中的占比也是先降后升。2023年上半年占比最高,为3.1%。销售数量占比远低于同期的销售金额占比,间接说明异甘草酸镁的平均单价远高于其他肝病用药。

正大天晴掌控全局

异甘草酸镁注射剂被纳入2017版医保乙类目录,2017版医保目录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实施,随后也都纳入2019版和后续每年的医保乙类目录。

从企业销售看,近几年在样本医院销售异甘草酸镁的只有原研厂家正大天晴药业。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预测其2023年全年的销售额增幅将超过40%,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金额将超过9亿元。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