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8 13:53:20作者:史天一来源:医药经济报
10月31日,三季报披露截止,以原料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表现差距悬殊,有人欢喜有人忧。其中,九洲药业、诺泰生物、浙江医药各具业务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原料药企转型的不同阶段,有较大参考意义。
九洲药业:研发外包业务拉动
九洲药业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7亿元,同比增长4.66%;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30.08%;扣非净利润9.52亿元,同比增长24.75%。虽然收入端继续受仿制原料药和贸易业务拖累,但由于研发外包业务量增加,缓解财务压力,三季度业绩稳中有升。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1.54%,同比上升7.68%,环比上升1.38%;净利率为25.95%,同比上升6.68%,较上一季度上升3.21%,反映该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分析】 九洲药业从“中国原料药之都”台州发展而来,最初主营业务是为全球化学仿制药厂商提供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经历中国原料药产业兴起、扩张,及环保升级、集采洗礼,转型研发外包。自2022年起,九洲药业研发外包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超过API业务。同时API作为该公司的支柱,亦在向特色原料药转型升级。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为公司的研发外包业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补给。在保持原有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业务,这一稳健路线为原料药企转型提供了参考。
诺泰生物:布局多肽全产业链
前三季度,诺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85.61%(已超去年全年水平)。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835.4万元,同比增长超过6倍。资本市场层面表现强劲,今年以来,诺泰生物股价已上涨103%。
【分析】该公司的强劲表现已持续多年,2017-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29亿元增长至6.5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3.24%。今年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多肽药业务,尤其是三季度以来,以GLP-1为代表的多肽药研、生产需求不断增长,公司销售大幅增加。
GLP-1需求量大涨,受益企业众多,诺泰生物亦增长显著。主要原因是其深耕多肽领域多年,建立了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具备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大生产能力,在产能、生产成本、质量上竞争力都很强。且研发投入不断,今年前三季度投入1.07亿元,同比增长90.4%。其业务还覆盖GLP-1药物“研发外包+原料药+制剂”完整产业链。
长期的研发铺垫+完整产业链,加上该板块高壁垒,公司业绩猛增合情合理。
浙江医药:转型承压后劲待补
第三季度,浙江医药营收为19.39亿元,同比下滑3.37%;扣非净利润1986.7万元,同比下滑65.4%。今年1-6月其业绩表现也欠佳。主要原因是市场波动,包括公司生命营养品销量减少、维生素A价格下跌等,暴露了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分析】维生素系列原料药约占浙江医药总营收的35%,今年维A、维E价格下跌,直接导致企业营收和净利润下滑。而当下,全球维生素原料药价格还有继续下降态势,浙江医药面临更大压力。
虽然大宗原料药利润微薄、市场价格波动属正常现象,但国内越来越多原料药企尝试转型升级,一些原料药企因新兴业务的开展而保持净利润增长。浙江医药虽尝试增加制剂等研发投入,但总体上产品结构变化不大,如果技术水平、盈利能力赶不上竞争对手,与同行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 小结 ★★★
通过三季报可以看出,九洲药业稳健增长,主要盈利增长点已转移到研发外包,同时原料药原有业务保持既有优势。诺泰生物在多肽研发、生产全链长期布局,成功抓住GLP-1风口,实现强劲增长。浙江医药由于尚未转变原有大宗原料药产品结构,因此仍受市场波动强烈影响,加之产品附加值较低,颓势明显。由此也可较为直观地看到原料药企的转型逻辑——技术迭代升级是大势所趋,在发扬原有优势板块的基础上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完整产业链,进而实现升级迭代。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