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造船”还是“借舰”:国际化关键抉择

发布时间:2023-11-03 09:38:28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加速。10月29日,君实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获FDA批准上市,成为美国市场上首个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另据FDA审评期限,和黄医药呋喹替尼三线结直肠癌、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食管癌二线适应症有望年底前获得最终审评结果。

在业界看来,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获得国际市场认可,为创新药“出海”提振信心。“出海”是大势所趋,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差异化方式、跑通“出海”路径成为药企思考的重要命题。

理解国外法规择优而从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国际化发展要全面提速: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研发生产全球化布局、国际销售比重高的大型制药企业。

近年来,随着国内研发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药企纷纷将目光瞄向海外市场。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两款创新药先后在美国获批上市并取得较好的销售成绩。今年9月,欧盟批准了百济神州的PD-1产品替雷利珠单抗上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药企选择以License-out模式“出海”。今年以来,恒瑞医药加速创新药授权,拓展海外市场。10月30日,恒瑞医药宣布与德国默克公司就其自主研发的PARP1抑制剂HRS-1167达成独家许可协议。除这项交易外,恒瑞今年已实现4项创新药海外授权。今年10月,翰森制药公告与GSK达成合作,授予对方自研B7-H4 ADC新药HS-20089的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

在和黄医药资深副总裁崔昳昤看来,目前国产创新药主要有自主“造船出海”和License-out“借船出海”两种模式。“出海”是参加“奥运会”,挑战在于需要对国外法规政策有深刻的理解,能与FDA、EMA等国外监管机构开展有效沟通。“我们最初打算‘造船出海’,但用了多种方式尝试多年,效果并不理想。‘造船出海’需要花费的时间非常长,能否跑通也不确定。对于创新药,速度十分关键。因此,最后改变了策略。”对于企业来说,“出海”要符合企业定位,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选择最优、最适合自身的“出海”方式。“如果企业的优势是研发,可以选择把产品交给更有国际商业化经验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崔昳昤如是说。

星辰大海亦有风高浪急

根据天风证券分析,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方式“出海”自2010年左右开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0-2019年,这期间中国药企“出海”产品数量总和仅16个,多数集中于肿瘤领域,国际化趋势尚未形成。而在2020年及以后,中国创新药企积累了近十年的发展成果,多个产品疗效显著并获得国际认可,“出海”进程正式进入第二阶段,中国药企“出海”及国际BD(商务拓展)授权产品数量迅速增长,2020年一年迅速增长至12个,并连续三年快速增长,2022年达到25个“出海”项目,交易金额屡创新高,治疗领域逐步扩展,“出海”已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绩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过,“出海”仍面临很多挑战,曾不时出现赴美上市被拒、海外授权被“退货”等情形,尤其是License-out交易中的不确定性陆续显现。今年下半年,百济神州、加科思、基石药业、天境生物等药企的创新药海外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相继被退回。

临床试验与商业化大考

业内认为,即使不确定性陡增,“出海”仍是大趋势,有望带来更大商业价值。对于中国药企来说,不仅需要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也要积极尝试跑通“出海”路径,探索可持续的创新药商业模式。

有业内人士提到,“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通过小适应症切入之路实现了‘出海’,而百济神州自建泽布替尼海外商业化队伍的成功对很多企业来说或许也很难复制。”

崔昳昤认为,“企业一定要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海外商业化是非常专业的工作,BigPharma有非常健全和完整的商业化渠道。License-out交易能使创新药企快速回笼资金,保证在研品种可持续发展。因此,‘借船出海’模式可能对创新药企更具普遍性借鉴意义。”

另有创新药企负责人表示,“‘出海’考验企业主导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能力。创新药要想顺利‘出海’,需要在药物开发之初就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推进,以国际化视野建立标准体系。”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