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5 16:41:16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于今年6月发布,《报告》对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由于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
《报告》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人,其中冠心病1139万人,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梗死每年约有100万人次。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居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见图1);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干预手段。随着对冠心病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的深入,新循证证据及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治疗效果也有明显提升。现就冠心病的临床常用药物进行简要介绍。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其他治疗药物包括代谢性药物如曲美他嗪、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等。具体的药物治疗建议见表1。
预防心梗、改善预后的药物
具有此类功效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具体治疗建议见表2。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冠心病在中医领域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素体心肾阳气不足,导致胸阳不振;七情内伤导致气滞;饮食不节、劳伤过度易损伤脾胃、酿生痰浊;寒邪外袭导致寒凝心脉。上述诸种病邪因素痹阻心脉而为胸痹心痛。其病机主要以心肾虚弱为本,以阳气虚为主,久病阳损及阴,阴阳俱虚。以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为标。
中医药具备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在改善冠心病症状以及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进一步细化了不同中成药的适应症(见图2)。
例如明确复方丹参滴丸可在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围介入手术期气滞血瘀证型、心绞痛急性发作四种情况下应用,推荐强度为最高级别,即“强推荐”。芪参益气滴丸在心肌梗死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二级预防中,也得到了“强推荐”。临床研究证实,复方丹参滴丸或芪参益气滴丸等中成药与西药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期待未来中医药在心血管病防治中贡献更多力量,更好地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程龙 杨萍)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