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第一代AI制药悄然搁浅

发布时间:2023-10-25 16:37:21作者:廖联明 综合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第一批由人工智能(AI)创造的候选药物要么遭遇试验失败,要么被剥夺了优先级。第一批AI设计的药物以折戟告终。

失望接二连三

本月早些时候,总部位于英国的Exscientia公司宣布,其癌症候选药物EXS-21546的Ⅰ/Ⅱ期研究即将结束(去年,其合作伙伴住友制药决定放弃另一种AI设计的药物)。今年4月,同样热衷于AI的英国生物技术公司BenevolentAI宣布,其先导药物在一项Ⅱ期特应性皮炎研究中无法击败安慰剂。这一数据导致该药研究停止、公司股价暴跌和大规模裁员。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是较早应用AI研发药物的公司,目前还没有试验失败的记录,但遭遇了一些临床挫折,其药物开发计划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此前,Recursion公司的领导人公开宣布在头10年里将发现100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目标。如今10年过去了,Recursion公司只拥有4种临床阶段的分子。

新人陆续涌入

在生物技术领域,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一直不高,据估计,进入人体试验的药物中只有5%~10%能获得批准。

不过,新的AI初创公司仍在继续筹集大量资金。例如,Generate Biomedicines、Inception、Iambic和Genesis在过去几个月共筹集了6.73亿美元。

AI临床领域也涌入了其他参与者,比如Verge Genomics的ALS药物、BPGbio的脑癌治疗药物、Insilico Medicine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Generate Biomedicines的Covid-19抗体,以及Auransa的肝癌治疗药物。

AI制药的支持者还表示,Moderna的Covid-19疫苗或Nimbus Therapeutics的TYK2抑制剂等成功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AI。但这些制药商并没有将这些药物标榜为AI设计。

十年过去了,第一代AI制药公司向外界透露一个信息:他们仍在摸索。而先行者的失败也不失为后来者的前车之鉴。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