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主业大回归 药企断舍离

发布时间:2023-10-19 17:35:49作者:本报记者 慕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期,部分医药企业加速出售、退出非主业或非优势业务,体现了企业进一步回归主业的决心。集约化和专业化是行业发展成熟和提升效率的必然选择。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表示,面对当前资本理性降温,生物医药企业应储备更多的“干粮”积累资金、做好优先项目排序、增加收入渠道等,这些策略将使其保持稳定的经营状态,以支持重点推进自主研发项目以及优质的对外战略合作项目。


回笼资金 做专做优


10月10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集团拟以3.5亿元人民币的估值出售附属公司上海正大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4.2%的股权。之后,集团不再持有正大通用的任何股权。对于此次出售股权的原因,中国生物制药解释:2022年,正大通用收入约8900万元,净亏损3500万元,出于提升集团净利润率的目的,董事会决定剥离正大通用。

前段时间,天士力亦发布公告,拟出售辽宁天士力大药房90%和济南平嘉大药房60%的股权给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6.58亿元。自2020年开始,天士力就在缩减医药零售业务,公司医药商业部分的营收也呈现断崖式下滑,从巅峰时期的127亿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6.56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天士力将不再从事医药零售连锁业务,释放出“专心做药”的信号。

除中国生物制药、天士力外,今年以来,多家药企拟剥离亏损资产。今年6月,誉衡药业以2.4亿元剥离抗癌药资产,以断臂求生、回笼资金,透出“聚焦主业”的信号,进一步集中资源专注供应链核心主业的转型升级。


去伪存真 信号明确


事实上,精简管线也是跨国药企战略布局的一大方向。据不完全统计, 2022年制药业务收入全球排名前10的大药企砍掉的管线超过50项。而今年以来,多家跨国药企接连终止在研管线。例如,GSK结束对细胞基因疗法领域的投入,武田终止AAV基因疗法和罕见血液学发现和临床前工作,诺华终止继续开发管线中10%的非核心项目等。

IQVIA高级执行总监徐莹表示,在全球经济放缓、资源有限的同时,人口老龄化导致需求增加,全球医疗系统面临压力。在中国,虽然本土药企新药申报数量明显上升,但管线仍有不少为me-too产品,靶点同质化带来行业“内卷”问题。新环境下企业的创新困局,是如何通过差异化创新满足不同相关方的需求。“患者的未满足需求既是新药研发的重点亦是起点,以临床需求为指导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聚焦研发方向,为产品商业化成功奠定基础。”

也有专家表示,新周期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从跟随战略到源头创新,要卷就要卷创新。目前中国医疗健康企业规模仍普遍偏小,研发投入仍有限。如国内Biotech公司的CAR-T产品中60%为CD19靶点,ADC产品中50%为HER2靶点。只有做到更新(如首创药)、更好(如同类产品中性能更优)、更快的产品,才有机会从行业中脱颖而出。

醴泽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凯军直言,资本驱动曾让部分药企走上不符合行业规律的道路,造成“没有结果”的浪费,目前一切都逐渐回到原本的价值状态。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