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0:31:16作者:黎东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教授)来源:医药经济报
在医药反腐的背景下,无论是医保制度改革,还是医药企业健康发展,都必须正本清源。反腐通过从源头切掉不当利益驱动,将医疗、医药、医保三大领域与临床诊疗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腐败及各种灰色地带彻底切割。
重塑健康生态
医药反腐的本质是一次价值观的重塑,最终净化行业生态。
我国社会医保制度涉及的主体包括医保经办机构、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参保人等,这些主体都有可能产生腐败行为。例如,定点医疗机构“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的欺诈骗保行为;定点药店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提供便利医药服务的行为;参保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或者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方式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行为;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医保费用结算、协议签订、目录匹配等权力谋取私利等违法犯罪行为;医药购销领域的“福利式”学术会议赞助或通过学术会议输送利益、药品销售中的“回扣”和“带金销售”、“规避式”设备投放、“虚高式”交易、“定制式”招投标等。
当前,迫切需要有序竞争格局的回归、健康生态链条的构建以及运营合规体系的重塑。
回归价值医疗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取得长足进步,近几年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医保制度在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回归价值医疗、提高医保保障水平成为医保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从根本上铲除医保领域的腐败根源,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成为必然选择,对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通过医保基金的常态化监管,有力打击了医保领域的腐败行为。《医保基金监管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发展报告 (2022)》指出,通过5年的努力探索,国家医保局建立了一系列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机制,其中2018-2022年,全国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18.9万家次,处理154.3万家次,追回医保资金771.3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
医保制度回归价值医疗,不仅要考虑老百姓的看病问题,更要考虑临床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现实中,一方面过度医疗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医疗不足的情况也很多。“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以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必须通过信息化、各病种的标杆力量、支付制度改革和整合服务体系去实现价值医疗。通过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医保基金使用透明、规范和公正。加大反腐力度,防止医保资金被侵占和滥用。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保基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追求本源创新
在医药反腐的大背景下,企业应该以药效和医疗价值服务为导向,追求本源价值创新。医药反腐可能会对那些销售费用较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力的药企造成较大冲击。这些药企可能过度依赖商业贿赂和利益输送来维持市场份额和销售增长,一旦被查处或曝光,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经营困境和市场淘汰。有创新力的药企及其产品必然受到市场和医保的青睐,可以通过医保的集中招标采购扩大销售量。
可见,做好源头创新,产品具备说服力,最终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做好产品创新、回归医药本源,才是医药企业应对反腐最坚韧、最有效的措施。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