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目录形式审查为何会未过评?

发布时间:2023-09-06 14:01:37作者:傅书勇来源:医药经济报

9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的公告》,经国家医保局审核,386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QQ图片20230906140100.jpg

调出情形    临床价值不确切

根据我国医保相关政策,初步形式审查是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的初步审核。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1号)文件要求,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第九条第三款规定,“综合考虑临床价值、不良反应、药物经济性等因素,经评估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经专家评审后,直接调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在同治疗领域中,价格或费用明显偏高且没有合理理由的药品”和第二款规定“临床价值不确切,可以被更好替代的药品”,经专家评审等规定程序后,可以调出《药品目录》。

由此可见,纳入《药品目录》的产品应当具有较高的药物经济价值,即临床价值较高且价格或费用相对较低。

以奥拉西坦片为例,早在2019年7月1日,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公布的20个品种中,奥拉西坦就已经榜上有名。2010年已有医学文献表示,胸腺肽、神经节苷脂、奥拉西坦的使用与循证医学要求不尽相符。1995年,奥拉西坦在美国由于缺乏疗效而被撤出治疗老年痴呆的Ⅱ期临床试验,并且没有被FDA批准上市。根据《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防治指南》,奥拉西坦实际上被作为协同治疗药物,而非推荐用药,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安全疗效不显著”的一类药物。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发布的AD(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指南也指出,目前暂时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使用西坦类药物预防或治疗AD。

调出情形    同类产品较多

再来看磷酸瑞格列汀片。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上市并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复方产品涉及30个(按产品名统计),大致归为11个品种,并且“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新组合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据统计,共有16个品种已纳入国家集采,且同属于DPP-4 抑制剂的药物(如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已纳入集采目录,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药物经济价值。由此可见,同类药物磷酸瑞格列汀片也很难进入《药品目录》。

头孢地尼颗粒、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两种产品也是类似情况。从第一批集采开始,已经有头孢类产品中标,第八批仍有14个抗菌类产品中标;在第四批集采中,吸入用沙丁胺醇等产品已纳入集采,第五批、第七批也有类似药物纳入集采。可见,这类产品市场供应已经较为充足,且已经具有相当的药物经济价值,因此后续同类产品很难再次纳入《药品目录》。

小结<<<

综上所述,据我国相关医保政策可知,未来临床价值相对较低、不明确的药物大概率会被踢出或者被拒绝进入《药品目录》。另外,同类产品较多,已有部分产品进入集采目录且供应稳定、疗效可控的产品,其同类产品也难以进入或大概率被调出《药品目录》。

医保政策已经成为我国药企研发战略的明确方向,即研发更具有临床价值的药物,体现更好的药物临床经济价值。建议国内药企把更多资源放在以临床价值为核心的药物研发立项上,同时注重成本管理,建立研发+临床价值(药物综合临床评价)为核心的哑铃型产业结构,或许能更好适应当前医药政策环境。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