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强化处方管理 筑牢风险屏障

发布时间:2023-09-06 13:58:35作者:张昊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据央广网报道,上海一名患者因头孢服用过量进了急诊。负责开药的医院回应:医生存在操作失误,开具的处方未经严格审核就发放。

药学服务是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药事管理,也是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药学服务转型,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

长期以来,处方药专业信息是否充分传递给了患者?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医药服务,保障患者用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更合理的用药路径?

畅通患者查询渠道

加强处方管理,有助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安全感。上述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医师责任心不强,用药剂量出现明显错误,医师没有完成对处方的第一道把控。

二是药师处方审核未能及时发现用药问题,并未与患者做必要的用药交代。分析其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工作繁忙、面对的患者多或处方审核流于形式,未能发现处方存在的用量问题。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指出,药师是处方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药师应当对处方各项内容进行逐一审核。经药师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建议其修改或者重新开具处方。事件暴露出药师对处方审核不力。

三是患者服药遇到疑问,没有查询到相关信息,或者查询渠道不通畅。根据新闻报道,患者本人表示,当时他注意到自己在医院拿到的头孢为瓶装,没有纸质包装盒,也找不到说明书,瓶身上没有写推荐的服用量。

建立风险责任制度

发生在上海某医院的这起事件,让我们再次意识到风险管理在药品使用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疗机构应增强药品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药品使用风险质量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议:一是强化临床医生的药学培训,充分重视用药风险,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应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制度落地落实。

二是强化药师职能。《处方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了调剂药师的职责、权限和责任,强化了处方流程、管理规定、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是药学从业人员的法规性依据,必须严格落实。同时,药师要主动并及时了解患者与医护人员在药物信息方面的问题与需求,包括就临床用药中实际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及时向患者提出警示和解决方案。

三是重视药品说明书的使用。药品说明书是最重要的常规风险最小化工具,比如将说明书中对应的内容:用法用量、禁忌、警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进行强调。如果药品进行拆零或分瓶销售,应在每份拆零药品的包装袋上注明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同时附上一份复印的药品说明书,提醒消费者对症合理用药。

四是提升处方审核质量。药师审核处方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诊疗体验。大型医疗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是药师需要对成百上千张处方进行审核把关,工作量较大。当前,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对处方审核工作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如建立了系统预审和审方药师复审,以及审方药师拦截和调配药师“两拦截”流程。需要注意的是,药师始终是处方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相关信息系统辅助药师开展处方审核。但对信息系统筛选出的不合理处方及信息系统不能审核的部分,应当由药师进行人工审核。

五是建立药品使用风险沟通机制。医疗机构应采用相应的沟通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主要包括:对外公布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用药咨询电话,开设用药咨询窗口,将重要的风险信息传达给患者,开展安全用药宣传活动,发放知识宣传手册,预防用药错误,减少用药相关伤害。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