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筑底拉长难挡内生性复苏

发布时间:2023-08-16 11:17:39作者:秋水来源:医药经济报

最新一期《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提到,上交所对已实现商业化的药品及医械公司开展销售推广活动提出四大关注要点:一是各类推广活动开展的合法合规性;二是所涉各项费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是相关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四是经销商、推广服务商同发行人及其关联方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公允性。四大要点对已经上市交易与拟IPO医药企业划出了红线,点明了雷区,敲响了警钟,医药企业今后合规合法开展销售推广活动有了更明晰的参照系。

结合国家卫健委会同多部门此前召开的视频会议,明确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情况,多因素共同作用,对医药板块走势构成短期波动。但长期来看,成长型企业在合规大环境中将继续踏实前行。

长期利好几何

相关整治工作的推进与医保控费、药占比、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制、“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大众切身利益,长期来看利于产业创新升级与集中度提高。这也是新医改在历经十余年稳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的标志。

短期扰动之“假摔”

7月31日-8月7日,医药板块经历深幅调整。据Wind统计,期间申万化学制药指数大跌9.42%,医疗器械指数下跌7.90%,生物制品指数跌了6.92%,中药、医药商业指数纷纷跌逾2%,跌幅最小的医疗服务板块下跌0.61%;6个交易日内医药板块总市值跌去超4500亿元,个别上市药企合计跌幅超过20%。

客观看待近半个多月来的资本市场走势,对上市药企以及整个行业非常重要。头部券商普遍认为:短期扰动难挡医药行业业已经开启的复苏之势,对始终致力于产品与技术创新的药企来说,最近整体有所下跌极有可能是一次“假摔”,集中整治后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更加风正气清的行业环境、激励支持不断加大创新投入与创新力度的政策环境。其中,创新药械、临床价值高的品种以及头部连锁终端、民营医疗龙头将首先受益。

创新产品更多获益

短期内,药械新品进院速度可能有所放缓,长期看,在“劣币驱逐良币”失效后,带金销售品种销量必然下滑,疗效显著、价格合理的创新药械产品将获得更多市场机会,创新药企更有动力和能力投入研发创新,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头部连锁与民营医院迎机

一方面,处方外流有望进一步推进,在合规、供应链、价格、品种、厂家资源、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领先的头部连锁自然获益更大;另一方面,头部民营医疗机构在薪资及福利、人才培养、实操机会、科研水平、晋升机制、可用资源等方面比公立医院更具吸引力,有望吸引优秀医生加盟,未来效益稳步提升在预料之中。

销售费用降低

雨过天晴后,长坡厚雪的医药行业将进入更规范的发展新阶段,药企销售费用率将逐步削减直至回归正常区间。降低成本就是增加利润,一位知名企业家曾说过:“在经营中每节约1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1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A股488家医药生物上市企业,剔除7家未盈利上市药企,有29家药企的销售费用率超过50%。结合《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要求,可以确信,在对已上市药企年度财报审计、拟IPO药企发行审核等环节,严格执行“商业化药企销售推广活动四大要点”将是规定动作,结果必然是上市药企的销售费用将大大降低直至合理层次,其中降低额的一部分投入将转为研发费用,更多则转化为企业利润,反促上市药企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业绩反转可期

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上半年以来,绝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的业绩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实现了稳健增长。

随着疫情影响出清、医疗保健需求持续激发以及诊疗活动恢复常态化,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复苏态势明显,有望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集中整治短期扰动难免,长期更有可能成为增长助推器。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A股有108家医药类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66家上市药企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为61.11%。按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计算,有41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超过50%,25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超过100%;分别占发布业绩预告上市药企的37.96%和23.15%。

平安证券按子行业对已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医药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只有医疗器械、原料药、CXO三个子行业上市药企的合计预报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他子行业合计预报扣非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化学制剂同比大幅增长77%~117%,医疗服务同比大幅增长92%~96%,生物制品同比增长75%~91%,中药同比增长52%~71%,医药商业同比增长31%~45%。

中信证券研报对医药产业即将到来的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2023年一季度,包括创新药械、中药、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板块出现刚性需求明显反弹态势;后疫情时代,医药产业已处于新一轮周期的起点,疫情加速产业趋势分化,同时推动了相关政策落地。

“创新驱动+专精特新制造”是今后一段时期确定性最强的主赛道;其中“网红”中药板块承接“政策落地+中特估”双重利好,已率先划出业绩加速曲线,成为反转领头羊。

★★★ 小结 ★★★

医药板块复苏乃至业绩反转的逻辑在于:其一,疫情转段后,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底层科研技术的投入和补助明显增加,“医疗大基建”和科研服务补贴将成为未来3~5年内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重点增量催化剂;其二,“健康中国”战略深入人心,民众未被满足的医疗健康需求已经激发,这是医药行业全面复苏的基本盘;第三,自2021年8月以来,医药类上市公司已经两年盘跌探底反复筑底,医药指数有望“先苦后甜”。

近期政策环境的变化,是将医药板块筑底的过程拉长并夯实——底部越扎实,洗牌越彻底,未来合格企业的增长空间与投资机会更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