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院冲刺高等级电子病历

发布时间:2023-08-14 11:07:26作者:本报综合来源:医药经济报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临床医生而言,电子病历升级意味着能更快获得患者完整、可追溯的诊疗数据;对医院管理者来说,则意味着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医疗数据更加精准。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近日公示的《2022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新增高级别医疗机构结果的通知》显示,2022年度共计89家医疗机构进入电子病历高级别医疗机构名单。其中5级机构80家、6级机构8家、8级机构1家。值得注意的是,唯一一家获得八级的三甲医院是目前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里的最高级。


主动推进数据治理

据了解,为了规范电子病历评级标准,目前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被划分为9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各个局部系统的要求和对医疗机构整体电子病历系统的要求。据动脉网统计,目前全国总计312家医院获评高级别电子病历评级,其中1家医院获评8级、3家医院获评7级、40家医院获评6级、268家医院获评5级。

借助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大都处于5、6级区间。如果医院完成了区间内的6级评级,意味着医院已经化解了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孤岛、数据壁垒等问题。相较之下,通过7~8级评级的医院不仅需要满足内部建设的种种要求,考核范围也扩大到了区域信息化建设,要求满足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实现医院安全质量持续提升。同时也说明,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不断推进,越多越多的医院开始主动进行数据治理,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投入数据治理相关的电子病历建设。

不过,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平均级别离“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分别达到3级和4级”的整体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电子病历评级依然是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动脉网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医院向电子病历高等级评级发起冲刺。尤其是作为高级别的入门等级,未来数年内三级医院“冲5望6”将是主流。


平衡投入与产出


近年来,“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一直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工具,也是医院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大型综合医院,在服务体量大和覆盖多学科建设的情况下,更需要智慧化建设来做整体全面的支撑,才能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提高患者的就医服务感受。

而电子病历系统是医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核心。国家卫健委在规范电子病历临床应用管理、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先后印发《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等文件,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有专家表示,现行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一直在脚踏实地地引导全国行业稳步发展。随着近年来不断的修订完善,这套标准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指南和客观指标。不过,“标准的意义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平衡投入与产出,扎实推进应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