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让三医各方主体回归本位

发布时间:2023-08-14 11:06:45作者:梁毅 王珍来源:医药经济报

自7月中下旬以来,监管部门连续多次重磅发声,表达对医疗反腐的行动和决心。广东、浙江、海南、湖北、上海、辽宁等省市也陆续发布通知,要求集中整治地方医药领域腐败乱象。短期来看,反商业贿赂对医药行业增长可能有所扰动,但人们对药品的需求是确定的,彻底的反腐行动有利于净化医药市场生态环境,对医药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警惕权力寻租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带金销售、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从来没有停止过。同时也应该看到,收受回扣等腐败行为越来越隐蔽。比如,通过给医疗机构各类人员“赞助费、讲课费、培训费、科研经费”等,为行贿披上“合规外衣”。

各地纪委监委发布的审查调查信息与党纪政务处分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医疗反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包括各大公立医院、临床试验机构、医药研究所,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均被列入严查范围。

此外,随着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也从生产销售环节向整个产业链、药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扩展,如药物临床试验领域的权力寻租问题也成为了医疗腐败新的表现形式。国家也一直没有放松对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今年更是重拳出击,组合拳出击,很有必要。

更加透明是必由之路

在打击收受回扣和行贿的同时,必须正本清源,让市场参与的各个主体回到其应有的“本位”上。

通过整肃市场环境,让符合国家规定资质的各个主体都能参与进来,如独资、合资、私营等医疗机构都能进入和公平参与到医疗服务中来,让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把主要精力用到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上,让医药工商企业把精力和资金用到研究开发更多更好的医药产品上,让消费者(病患)获得更加透明的各种信息、有多种渠道获得自己想要的服务。在这场改革中,更加开放和透明是必由之路,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强调医疗机构(医生)必须为人民服务,强调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强大功能,鼓励医疗机构内部采取更加大胆的市场手段,让医术精湛、服务好的医生能够获得对等回报。

从国内外的实践情况来看,打击医疗机构和医生收受回扣,并非中国独有,国外的打击和处罚照样严厉。

长期来看,合规销售是常态,有利于临床必需且真正创新的品种,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创新发展。自律且潜心研发的公司终将获得应有的行业地位,以“带金销售”安身立命的公司将被边缘化乃至淘汰。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