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9 15:55:00作者:高金玉 综合编译来源:医药经济报
7月25日,渤健公布二季报,第二季度收入25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3%。随后,渤健动作频频。比如近期,该公司宣布以73亿美元收购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公司Reata Pharmaceuticals。
丰富管线布局
通过这次收购,渤健将获得Reata在今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的药品Skyclarys(omaveloxolone)。据悉,Skyclarys是FDA批准的首款针对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症的药物,目前正在接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审评。
有分析师预测,该产品将迅速推出,峰值销售额将达6.5亿~15亿美元,这可能使Skyclarys成为渤健投资者一直在寻找的短期收入增长点。该交易已获得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批准,目前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
Reata的收购也进一步推动了渤健产品管线向罕见病的转变。事实上,该公司正提前布局,以应对未来《通胀削减法案》(IRA)带来的影响。渤健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Viehbacher此前指出,IRA对药企研发可能产生显著负面效应,不仅关乎研发数量,还会对研发地点产生影响。
标的估值存疑
收购Reata看似丰富了渤健的产品管线,但该药品是否值73亿美元高价,还有待时间检验。如果欧洲药物评审组织(EMEA)对Skyclays的疗效数据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则这笔交易的实际价值存疑。
需要指出的是,在Skyclarys获批后,该产品曾因制造杂质而出现上市问题,Reata面临着压力。该消息也引发彼时人们对FDA批准Skyclarys的担忧。
降本增效谋生
除了收购企业丰富管线,该公司还在进行降本增效。财报数据显示,渤健旗下两款阿尔兹海默症产品阿杜那单抗(aducanumab)与仑卡奈单抗(lecanemab)业绩低迷,收入为负值,达-2000万美元。考虑到合作分成和相关成本,渤健预计阿杜那单抗和仑卡奈单抗2023年全年收益仍将为负值。
除此之外,其产品还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其中,渤健的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Tecfidera的销量跌幅最大,在第二季度下降36%,从去年同期的3.979亿美元降至2.542亿美元。2023年1-6月,Tecfidera 产品收入下滑 34.5%,从8.078亿美元降至 5.287 亿美元。
为缓解上述困境,渤健发布了旨在降本增效的“增长适应”(Fit for Growth)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前节省10亿美元运营开支,其中3亿美元将被重新投入产品开发和商业发布,此外还计划裁员10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1%。
Viehbacher认为,该计划是对渤健“彻底重新设计”,旨在解决“与竞争对手相比自身成本较高”的问题,并将专注于高增长产品。
(原文标题:Biogen hopes to bridge the gap with $7.3bn Reata buy,Skyclarys stalls for Reata;来源:Evaluate)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