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昔日原料药重镇转型,台州集群向新而生

发布时间:2023-07-26 10:56:53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 发自台州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者按】 这次台州行,时间紧凑但收获颇丰,本报记者在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同志的带队下调研了多家头部企业。令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地级市有规上医药企业126家,含19家上市公司,曾经的原料药主产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克服重重挑战,总有逆流而上的那种韧劲,就像钱塘江的“三叉潮”一样,“弄潮儿偏向涛头立”的创新精神,就是中国医药升级的核心动力。且看本报“行中国·看发展”最新独家深度调研报道。


观察我国医药产业的进化与阶跃,“制造之都”台州便是缩影。从荒滩海涂到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和无菌医疗器械自动化装备制造基地,作为其支柱产业和城市名片,有着50多年历史的台州医药产业已形成“基础化学品-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完整的产业链。一个地级市却拥有规上医药企业126家,其中上市公司19家,上市企业数居浙江省首位,如此规模的医药产业集群带在全国甚为少见。《医药经济报》调研组本期走进台州医药头部企业,追寻传统产业创新蜕变之路。

瞄准高端冲锋制造中心

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在征求意见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强调提升化学原料药绿色生产水平。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医药产业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主要抓手。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浙江省药监局不断筑牢药品安全防线、拉升创新发展高线,聚焦“一号改革工程”,大力推动医药营商环境优化;聚焦“一号发展工程”,大力推动医药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聚焦“一号开放工程”,大力推动医药产业开放提能升级,更大力度放大监管政策倍增裂变红利。

曾几何,因环保等问题,化学原料药重污染深受社会诟病。2011年起,经过“淘汰退出一批、兼并优化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多轮治理,这个全球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规模最大的集聚区集体蝶变。

盛夏时节,台州临海国际医药产业园旁竹林溪流,空气怡人,总面积1200亩的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焕发着蓬勃生机。目前,产业园一期已投入使用,成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的先锋力量。

作为中国首家制剂规模化出口美国、首家挑战美国原研药专利等多个行业“第一”的国际化药企,华海药业2013年提出“二次转型升级战略”,原料药中间体与成品药的营收占比由16∶9发展到2022年的20∶29。国内与国外市场分别从4.63亿元和18.12亿元成长为42.24亿元和39.59亿元,这组数字揭示其制剂与原料药的国内外市场已发生结构性变化。

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的话说,“国内医药制造业基础较好,但必须清醒地洞见危机。全球需求疲软,印度等国本土化生产提速,加上集采等政策推进,转型升级压力倍增。”据他介绍,华海药业仿制药借“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快速上量,但要深入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要全面构建各类高端制剂技术平台,进行多剂型、多类别、高难度的制剂技术和品种的开发。在夯实心血管、神经系统、抗感染领域传统优势的同时,向内分泌与代谢、自身免疫疾病及抗肿瘤等治疗领域延伸。

原料药是我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长板,而九洲药业是向创新药CDMO转型的典型代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基于大宗原料药、非甾体药物等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优势,我们深厚的工艺创新能力和商业化生产持续精益的成本管理能力,已服务数十个优秀的创新药NDA至全球上市。如手性催化技术已成功应用在多个早期临床药物和商业化阶段的工艺开发中,助1.1类新药快速上市。”

这一带的高端医药制造基地正在加速崛起,同时持续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路径,以临海国家级医化基地、椒江绿色药都小镇为核心区,头部企业迈向高端化,再塑“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浙江、浙江看椒江”的气魄。

多元创新强链补链延链

一路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趋势正在对冲优势。当前,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常态下的主动选择。国家药监局强调,推进营造雨林型医药创新生态。然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我国低成本优势的冲击和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回流”战略的实施,客观上都促成了对传统企业“内外挤压”的局面。

九洲药业相关负责人称,“通过并购扩张构建创新药CDMO业务全球化是一种路径,尤其要在连续化反应技术、手性催化技术等领先的绿色制药技术领域掌握核心竞争力,帮助国内外药企解决创新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卡脖子’难题,保障药物持续稳定供应。如通过高效不对称催化氢化技术的应用,我们成功助力国内头部某创新药企业的抗肿瘤1.1类新药的NDA上市,并大幅降低关键中间体的生产成本,为该新药后期商业化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谋创新便是谋未来,华海药业仅2022年研发投入就达12.02亿元,占营收比例14.54%。然而,全国规上原料药企业过千家,多数企业该占比不足3%。化工产业发达地区,企业地域聚集明显,同质化竞争激烈,研发投入整体偏低导致产品迭代较慢;传统企业往往迫于自身基因与组织惯性,在当下轰轰烈烈的大分子生物药创新热潮中慢半拍。如何统筹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定位、布局、衔接与优化,值得各界思考。此外,基础研究薄弱,“政产学研用”创新成果转化协同机制不完善是调研中发现的又一共性考题。

站在拱东医疗智能工厂旁,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景祥坦言,“我们依靠领先的模具、耗材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着力拓展IVD配套业务等定制服务,积极布局高分子耗材的应用。如真空采血管密封件穿刺顺畅化技术等是公司发展的内驱力。”不过,企业数字化转型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他看来,成本控制是一大难题,如恒温车间是用能大户;而创新转型关键痛点在人才匮乏。其次,对真正的科技成果,企业研判项目是否能投?风险点在哪里?怎么做管控?需与监管部门提前做好沟通,而政府层面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成果遴选与转化机制。

针对如何提升产业“含新量”,陈保华则认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否则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机遇,甚至错过一个时代。”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从基础化工起步,逐步形成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传统产业发展路径。2022年该市医药产业总产值501.67亿元,同比增长18.4%;出口交货值达190.9亿元,同比增长12.83%。

新时代,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出现内向化收缩、本土化转移和区域化集聚等迹象。据企业反馈,中国加入ICH后,全球新药研发热情高涨,专利悬崖期密集到来,倒逼药企降本增效。此外,505(b)(2)是美国FDA创新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的发展格局中,中国是重要参与者。

以华海药业为例,截至2022年其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被纳入统计的54个产品中,有31个产品市占率位居前三(其中5个产品市占率位居第一)。而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均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供应商。近日,华海药业向美国FDA申报的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新药简略申请已获批准。陈保华坦言,“不畏惧竞争,企业应向高价值领域的创新制剂延伸,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医药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上世纪90年代,国外药品研发及产业趋于成熟,利润逐渐降低,原料药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台州地处东部沿海,加之化工基础、国际需求、历史沉淀共同铸成了这个中国原料药产业带。

而今,产业集群发展再次走到十字路口。绿色低碳转型造成产业成本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在MAH制度下,柔性制造、产品定制、委托生产等推动了医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从产业分工的角度分析,原料药制造及CMO/CDMO企业需明确自身在全球产业链的定位,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及工艺成本优化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海正药业2022年财报显示,其作为首批实现原料药出口欧美高端市场的特色原料药企业,已完成原研药地产化。台州生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糖尿病类、维生素类产品市占率位居全球前列。其中,沙坦类药物在全球占比70%以上。

“近年,全球CDMO业务向中国转移明显提速。至2022年底,我们承接客户的创新药定制服务项目数已达851个。”九洲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满足大型跨国药企、高成长性Biotech创新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保质保量,提高交付能力至关重要。

转型不易,道阻且长;彼岸花开,行则将至。传统产业全球价值链重塑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需把握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记者调研手记

聚力敢拼台州潮

搏击时代大潮,垫高产业底座,台州从不错过每个潮信。

在台州三个区穿梭调研时,有三个疑问在记者脑海萦绕:首先,为何一个地级市,医药上市企业数能在全国遥遥领先?其次,传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未来如何协同?最后,传统企业垫高产业底座如何进阶?此行结束,答案渐渐明晰。

地理位置是台州的天然优势,加之基础性产业链完善,民营经济活跃,淬炼了其聚焦细分市场做精做深做透的企业特质。从文化特质看,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当地民营经济的精神底蕴。此外,作为中国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台州拥有74家上市公司、27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传统医药制造业发达,共同铸造了台州“稳”的底盘,形成环境的合力。高质量发展需要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目前国内正在引导创新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发展,是“地方集聚”向“区域协同”的关键跃升期。工信部数据显示,45个国家级集群正在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试想,产业集群不是简单把多少企业在物理空间上放在一起,而贵在有效链接形成合理分工,打造产业优生态。台州医药集群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仍有很大潜能。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已吹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号角。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全球主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国之一,中国医药转型升级时不我待。

化学原料药是药品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产能和价格。世纪大变局下,医药外需一度走弱,全球多国转向本地化生产;国内带量采购、关联审评等政策正重构产业生态,都在倒逼原料药产业转型新时速。

通过一线调研,本报真实感触到传统产业逐步向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绿色能源型演进的脉动。当然,构建高级竞争优势的本质是差异化创新,采访中我们也更加清晰地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既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也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行动力,以及人才技术的持续投资力,这些是医药产业可持续升级的实践支撑。

百舸争流千帆竞,聚力敢拼台州潮。行笔至此,不禁想起杭州亚运会前夕,官方最新宣传片《弄潮》主旨鲜明地揭示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是这个时代勇往无前的注脚。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