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自贸区试点经验播撒“制度良种”

发布时间:2023-07-19 11:08:04作者:弘毅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国函〔2023〕56号)挂网,其中24项经验中有14项与医药医疗领域相关。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中,直接相关的内容就涉及医药招采价格调控机制、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健康医疗大数据转化应用,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

推进三医话语权平等对称

首先看“医药招采价格调控机制”一项,虽是一小步,但对于医疗卫生领域具有非常积极的正面意义。长期以来,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实质是是医保话语权大,医保主管部门既有政策制定权,又是药品实际支付方。医药企业虽然是三医中的一方,但处于相对语权偏小的地位,医疗机构则处于医保和医药企业的中间位置。医药招采价格调控机制一项如果能大范围复制推广,可以使进入到招采的药品价格处于透明状态,使药企、医疗和医保均处于信息平等地位,本质上有利于促进医药、医疗、医保协同发展和治理。

多方联动求解智能化难题

再来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一项,这对试点地区有准备的药企存在利好。笔者留意到,今年汉诺威德国工业展向全球产业界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产业标配。智能制造是制药企业在未来的通行证,可以解决药品和医用耗材生产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不规范的问题,大幅度提升制造效率,降低成本,缩短药品生产时间和在环境中暴露的时间,也是应对新药国家医保谈判降价和仿制药带量集采降价的有效措施。如果“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能在推广的同时顺势解决产业堵点,有机会参与的药企将在智能化进阶中大大减轻压力与运营风险。

站在医疗机构的视角,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由智能制造生产的药品和医用耗材进入医院,从产品质量到均一性均有望大幅提高。另外,本项目还提到专业机构提供检验检测、咨询诊断、评估评价等公共服务。通过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三方联动,解决企业智能化过程中“不会转、资金少、管理难”的问题。

辅助医疗大数据转化应用

接着是“健康医疗大数据转化应用”一项,这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中尤其重要。长时间以来,由国家统管的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广覆盖已经达到几乎全覆盖,在少子化和老龄化两个趋势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虽然现在能够收支平衡还略有盈余,但长期来看压力非常大。培育商业健康险依然是必由之路,而培育商业健康险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有序共享健康医疗数据,让国有和民营健康险企业在更公平的规则下共同发展。

协同知产与创新能力变现

再谈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企业知识产权和综合创新能力本身就是财富,更是资本背后的支柱,既体现了企业家精神,也是形成效益的母体。

长期以来,鉴于其评价的复杂性和形成共识的困难性,市场上还缺乏流动的可以衡量和评价的资本抵押物。2021年下半年以来,一些Biotech在资本震荡中饱受资金断流之苦,部分新技术和有前景药品“青苗”还无法向上市推进。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一旦得以推广落地,企业知识产权和综合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评估评价,并进而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对缓解Biotech困境无疑大有助益。“知识即财富”才能从口头变为实际价值,不仅支持药企创新,还将鼓励更多药企和科学家探索前沿科技。

另一方面,可能很多业内人士觉得新药知识产权与综合创新能力与医疗机构关系不大。实际上,对于很多研究型医院而言,且不论多中心临床试验,在创新药研发和仿制药升级方面,医疗机构与药企甚至Biotech联合不仅有可能且是标配。

实践一再证明,在医疗机构和药企群体中,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医生乃至于经理人都蕴藏着无限智慧。只要放开束缚,允许更多自由创造创新,市场经济本身能激发出更多发展方式、方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