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为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诊脉开方”

发布时间:2023-07-05 11:07:35作者:邓勇(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政<<<

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出炉

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师承教育发展,《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均对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教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对中医、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师承教育加强管理。

根据《管理办法》,指导老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是在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基础上,获得中医类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或累计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二是具有中药类副主任药师以上职称,或中药类别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累计从事中药炮制、鉴定、制剂等中药实践工作15年以上。继承人应为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或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管理办法》要求,指导老师根据学术特点、专长特色确定继承人跟师实践、理论学习的方式与内容,定期批阅继承人的学习记录等跟师学习资料;继承人应定期跟师实践,撰写师承学习记录。符合条件的指导老师与继承人双向自愿选择,确立师承关系,签订协议,实施备案管理;继承人师承期满通过出师考核者可获得相应的出师证书。

据了解,国家中医药局将中医药师承教育分为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师承教育以及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师承教育4类。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主要填补面向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的、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师承教育尚无相应管理规范的空缺,有助于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更具中医药特色。(本报综合)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中医药拔尖人才。这是一项事关中医药长久传承创新发展的系统工程。如何把握中医药发展特色和中医药人才成长的独特规律,积极探索中医药拔尖人才的培养路径?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面临困境

当前,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面临以下困境:

第一,尚无明确定义。虽然各中医药院校都在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案等手段,探索中医药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中医药拔尖人才,目前尚无明确定义。从现有文件来看,国家层面总体上强调的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地方层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层次的多学科交叉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从横向明确中医药拔尖人才的特征——通晓多元学科知识的中医药人才,而非仅仅精通中医药知识。

第二,长学制或事与愿违。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长学制是各中医药院校共同的路径,旨在通过系统教育培养中医药拔尖人才。但是,应理性看待长学制的作用。中医药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学、道学、易经、阴阳五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扎实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学通、学精中医药。从招生类型来看,目前中医药院校招收的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有些短时间内较难接受中医药思想。加之步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还面临人际关系、就业等问题,有的学生难以真正利用在校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诸多因素叠加,导致高等教育阶段的长学制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对医德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纵观目前中医药院校的招生、考试和教学环节,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统招,无论是本科教学还是研究生教学,大多注重中医药专业知识的教授、考核而忽略对医德的考查。这就导致学生学习中医药的信念不够坚定,对日后的执业和使命缺乏更高层次的认知,客观上影响了中医药人才整体的培养质量。

第四,对人才成长的规律遵循不到位。学校对中医药经典的课时安排相对不足,中西医课程设置未能体现主次,中医思维西化、弱化和僵化。受西医病名及辅助检查的影响,学生初入临床时,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病症,往往很难做到系统运用中医思维综合分析和判断,出现“中药西用”等问题。

对策建议

明确中医药拔尖人才的定位是探讨培养中医药拔尖人才的前提。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中医药拔尖人才是中医药人才,是少而精的人才,也是立足人本身的人才。

中医教育关口前移

建议将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一是加大中小学教育中的中医药文化比重,可以探索将《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原文纳入语文教材。让专业老师走进中小学校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二是推广中医高中预科班培养模式,将较为专业的中医教育关口前移。

加强医德培养

首先,在招生、考试环节加大对医德的考查,优化中医药拔尖人才候选人的选拔程序。其次,在日常教学培养环节,通过师生互动分享、内观自省、功法练习、具体案例上训练等多种途径加强医德修炼。

分类培养个性化人才

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学生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分类培养覆盖生命全周期、贯穿中医药事业全领域的科研型、临床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中医药拔尖人才。在分类培养个性化中医药拔尖人才方面,可借鉴“一人一策”学习模式,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多学科交叉和个性化发展路径,为后期科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此外,提高中医药经典课程的比重,将中医药经典学习与中医药临床实践完美结合。推进早跟师、早临床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将师承教育贯穿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全过程。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