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跨界办医换主 科企接棒房企

发布时间:2023-06-29 11:09:54作者:一歌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期,跨界医疗屡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话题,宜华健康2023年6月9日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更是引发热议。

自2014年宣布全面转型大健康并于2015年2月更名以来,宜华健康通过投资并购先后完成了对医院后勤、医院投资运营、肿瘤诊疗合作、医疗器械、康养、互联网医院等医疗细分赛道的布局。发展的舞台搭好了,企业却倒在转型医疗大健康产业的路上。

跨界办医已经火了好些年,2017年开始有不少企业退出,但也有企业逆流走入“围城”。在蜂拥而起以及退出的大潮中,房地产企业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如今潮水退去,与医疗产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科技企业逐渐展露峥嵘,接过房企接力棒成为跨界办医担当。跨界办医投资主体的这一变化,预示着跨界办医的环境、模式、内在逻辑等出现重大变化。

房企逐步退出

前些年盛极一时的跨界办医队伍,按行业主要分为四类:房地产业、制造业、保险业以及新兴的互联网业,其中投资最多、最积极的当属房地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上百家房企涉足医疗大健康产业,万达、恒大、万科、绿城、融创、碧桂园、龙湖等知名上市房企均在其中。

如今,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当初高调入局的房企回归低调,上市房企年报中也不再重点提及医疗大健康业务。这与过去年报中把跨界办医作为亮点和新增长点、动辄提及几十次形成鲜明对比,也意味着跨界办医在房企的业务版图中逐步淡出。

事实上,今天的苦果早就种下。房地产企业跨界办医院时,更多是将医院看成扩大主业的一种金融工具,而不是出于产业协同或作为第二主业;基于这种目的的跨界办医本质上就是一种投机。如今房地产企业自身如泥菩萨过河,在收缩战线收回投资、争取活下去的背景下,由房地产企业主导的跨界办医大转移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回顾整个2022年,医疗行业的投融资较为平淡,投资人的心态变得更加谨慎。易凯资本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事件共2012起,披露的投资总金额为1798.3亿元,而这两项数值在2021年分别为2895起和3292.5亿元,两项数据分别同比下降30.50%、45.38%。其中反映投融资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并购踩下急刹车,2022年全国医疗健康领域并购事件共181起,总金额592.9亿元,相较2021年的1040.3亿元,金额同比下降43%。

致命的长周期

在投资人眼里,医疗行业是我国少有的大消费、逆周期行业,人口基数大叠加需求刚性,行业门槛与准入标准又高,投资收益极其稳定。随着国家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健需求将持续释放,投资医疗行业自然成为跨界投资的首选。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疗行业除了逆周期特点,也是大消费领域少有的重资产、长周期行业,投资回收期长,受政策影响大。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跨界办医能发财但很难发大财、不可能发暴财。这也是跨界办医成功者寥寥、“入城”房企折戟沉沙的一个主要原因。

正如《创新陷阱:医疗投资的挑战》一书所总结的,医疗投资有三个非常明确、无法改变的“陷阱”:医疗板块的消费者需求无法被创造;产品的使用者和提供服务者的信息不对称;改变人性太难,导致创造忠诚用户几乎不可能。

“三大陷阱”是医疗行业与生俱来的特征,决定了医疗行业不适合其他行业无往不利的定位策略、经营模式、发展路径等。其他行业百试不爽的促销动销、快速扩张、消费升级量增、忠诚消费等,在医疗行业实现的难度较大。影响消费者医疗消费行为的只有日积月累的专业教育、顾客口碑与严格监管,其作用无法立竿见影,八面玲珑的房企也无能为力。

尊重办医规律

房企纷纷退出,科技企业转而上位,跨界办医的主体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医疗行业的盈利逻辑、办医属性和内在特点等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基于此,有意跨界办医的,在做出决策前务必建立合理的预期,包括投资回报率、投资项目合理的扩张边界与时间、可操作的退出路线等。无论是从短期回报还是长期战略布局看,跨界办医需要长期有耐心的资本,并建立理性的投资框架,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会输得很惨。

尊重跨界办医本身的规律,有助于科学规划跨界办医决策,有利于跨界办医有序发展。

首先,医院的核心是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本质是治病救人、满足病患需求并改善生命质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靠地也不靠钱,靠的归根到底是人,包括管理者、专业医生和医护人员,以及医患信任与配合。尤其是高水平医生、高层次医护人员,并非短时间内用钱能解决的。

其次,从跨界行业看,房企对医疗机构赋能有限,除了有限的资金与土地外,无法对医疗机构有效赋能。

从投资目的看,房企跨界办医更多是为转型而转型,而非战略性与互补型投资,当医疗机构成为金融工具,其在房企中的战略地位就愈发尴尬。随着房地产业进入下行周期,房企钱袋子捉襟见肘,退出就成为必然。

科企优势赋能

反观科技企业跨界办医,自身更容易与医疗产业相结合,对医疗机构赋能也更多。

科技企业跨界办医,有助于实现国家《“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的目标,即“提质增效。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积极发展智慧医疗,鼓励医疗机构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开发应用”。这些正是科技企业的长板,科技企业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的综合能力正是发展智慧医疗、提质增效所急需的。

此外,《“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落实行业监管职责,促进社会办医规范发展”,显然关上了某些企业想跨界办医“捞一把”的大门,而为战略性投资医疗机构的科技企业敞开了大门。

延伸<<<

社会资本如何踩准办医节奏

当前,国家政策对跨界办医持开放与支持态度,跨界办医仍然存在大量机遇并吸引各类企业纷纷加入。

如深圳市在《医疗机构“十四五”设置规划》中明确,“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鼓励社会力量在口腔、中医、康复、护理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加入基层医疗集团;支持举办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透析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机构”等。

抓住机会做好跨界办医,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投资目的,医疗行业是重资产、长周期的慢行业,对投资额、投资时间等要求非常高。如果打定主意跨界办医,就不能贪图挣大钱或者在短期内收回投资。

二是结合自身优势跨界办医更容易成功。如兴办专科医院、技术门槛高的高端医院等。

三是研究吃透政策、严格按政策跨界办医。对中医、口腔、康复、护理等政策支持倡导的子行业与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有助于尽快形成优势和规模效益。

四是妥善筹资办医,选择适合的资金来源。热钱、短资、私募、高成本资金不适合用来跨界办医,而自有资金、IPO募资等较为合适。

五是与企业自身产业形成产业链延伸或技术互补。即使不能办医盈利,也可形成协同效应以盈补亏。

六是做好赋能,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包括管理赋能、科技赋能、人才与资源保障、产业链对接等。只有产业与产业、企业与企业深度融合,跨界办医之“城”才能花团锦簇充满生机活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