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辅助生殖技术入医保预见难点守望红利

发布时间:2023-06-27 10:42:00作者:傅书勇来源:医药经济报

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新闻发布会,将“促排卵检查、胚胎移植术”等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甲类报销范围。此前,辽阳市医保局转发《关于调整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的通知》,明确将有关辅助生殖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生育保险支付,于7月1日起实施。

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基本医保,可享医保基金报销政策一经出台,即被业内看好,为辅助生殖产业的发展注入一支强心剂。这项政策顺应民心,不仅能够减轻相关患者费用,鼓励生育,减缓我国人口下降的趋势,更利好辅助生殖产业链相关企业和医疗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少子化与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虽然2021年我国已经出台三孩政策,但新生儿出生率依然较低,2022年出生人口少于1000万人,未来大概率还会继续下降。未富先少子,可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鼓励生育会是未来持续推行的政策之一。


降低成本与协调医保


当前,大多数家庭面临的教育、住房、就业等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基本医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年轻人的生育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试管婴儿项目中,35岁及以下女性,平均需要3个治疗周期才能成功活产,35岁以上的女性则需要更长周期。也就是说,育龄女性成功活产一次至少需要花费10万元左右,甚至更多的费用。

我国医保基金主要是用于“保基本”,且实行以收定支。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健康利益,依然任重而道远。

由此可见,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同时,应保证医保基金安全可靠,且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育龄夫妇中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预估50%采用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以北京市为例,若均纳入甲类目录,平均治疗费用3万~10万元,则医保基金需支付约为0.75万亿~2.5万亿。而2022年我国医保基金总收入为3万亿,累计结余为4万亿,所以,基于医保基金承受能力来看,未来大概率不会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所有费用均纳入医保甲类目录。最大可能会设置报销门槛、报销比例、覆盖人群等事项,鼓励合理使用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和相关药物,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又能够起到医保控费效果。同时,国家医保局还会加大医疗行为监管,预防医保基金滥用,打击骗保行为、扎紧医保基金钱袋子将会成为常态化、制度化行为。

从国家人口战略和保基本角度来看,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是大势所趋。但从医保控费角度来看,纳入项目明细、价格水平、覆盖人群等细则还会继续完善。


如何抓住第一波红利


不过,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进入地方医保目录仍然红利多多。

一是加速高精尖检验设备国产化。那些率先降低或控制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检测费用或成本的企业会优先获得更大市场,我国医保部门未来大概率会借鉴或采用集采模式,利用竞争规则,降低该项目检验检测的采购价格。

二是优化辅助生殖治疗流程。既让患者享受到医保支付改革红利,又能够控制医保基金总额,这是我国医保部门医保改革政策坚持的基本原则。所以,未来可能会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DRG/DIP付费改革中,因此,那些率先掌握先进技术、优化辅助生殖治疗流程的医疗机构会优先获益。反之,那些总是保持模仿、跟随战略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将会成为该行业的陪跑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