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1 15:07:38作者:刘炳新 刘检来源:医药经济报
鼓励中医药发展仍是确定性的大趋势,外加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肿瘤发病率上升,疾病谱的改变,以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来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升级等因素,共同支撑中药行业需求健康平稳增长。
因此,疗效确切、价格合理、具备基药与医保属性的药品更具临床与商业价值,支撑未来继续蓬勃发展。
扩容趋势仍在
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做调整仍为892种。对比2021版,共计107种药品新增进入新版目录,其中西药增加100种,中成药增加7种。可以看到中成药持续扩容的趋势仍在,中成药比重越来越大,基本与西药平分秋色,这充分体现了中西医并重的行业引导思路。
医保目录准入谈判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进行了五次,从 2017 年以来通过医保谈判的药品分布来看,中成药纳入医保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从降价幅度来看,中成药的降价幅度相对温和,部分产品并未降价,如健胃消食口服液自2019版医保目录被纳入,前后价格基本没有变化。
被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意味着可以迅速放量,降价差额不大的产品同比销售额也会成倍增长,尤其是进入医保的独家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医保的产品通常面临大幅降价。不过,对于没有进入医保的品种来说,特别是曾经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现在被调出的品种,可能将面临销售下跌。
在此之中,按照医保“腾笼换鸟”的思路,中成药企业如何抓住医药产业的机会,分享政策红利?产品是否选择进医保非常关键。
纳入策略分析
据历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的解读,医保目录调整方法主要为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着力满足广大参保人基本用药需求,支持重点领城(如新冠、肿瘤等)药品进入目录,取消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扩大受益人群和持续提升目录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
笔者发现,历届进入医保目录的方式主要分为续约、取消支付限制、新增适应症、谈判纳入、竞价纳入等方式。
中药企业产品如需进入医保不妨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规划,独家专利中成药及具有原料优势的普通中成药争取进入国谈或基药目录。
1.研发创新是基础
尽管国家将中药的扶持力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部分已经进入国家/省级医保目录的中成药,还是游离在大三甲医院的门外。一些大三甲医院对中成药进院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只接收国药准字号为Z的1类新药、国家医保谈判品种以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品种。
因此,中药企业想要顺利进入医保并被医疗机构采购进行销售,就必须紧跟形势创新研究。同时,绝大多数品种医保支付范围与说明书保持一致,企业如果要扩大医保支付范围,需对产品持续研究,确定更多适应症并及时修订产品说明书。
2.进基药目录是桥梁
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指出,“对于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医保部门在调整医保目录时,医保部门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优先纳入医保目录范围或调整甲乙分类。”这意味着,只要进入基药目录,就有很大机会进入医保目录。
3.如何定价是关键
虽然常规目录中药、西药平分秋色,新增品种看起来中成药类企业获益更多,但是谈判成功的药品几乎是都是西药。
对独家品种而言,仍有降价压力,但是降价压力相对缓和,利好创新型药企。
对非独家产品而言,企业价格战将会异常激烈。对于药企来说,如何最大程度地“获利”,定价是谈判的重要前提之一。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