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共体托举新药基层上量

发布时间:2023-05-17 16:33:43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共体全覆盖的“拼图”逐渐成型,并暗藏变局。

近日,据权威信息源透露,河南、河北等18个省份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目前,全国医共体建设县已超过1600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正在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按要求,2023年各省达到紧密型医共体标准的县比例不低于60%。县域医共体将越抱越紧、越铺越广。

然而,引发业界关注的是,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达17936亿元,同比增长1.1%。从实现药品销售的三大终端销售额分布来看,第一终端中,县级公立医院同年药品销售额2821亿元,同比减少2.3%,在药品总销售份额的占比降至15.7%。这一“双降”走势,映射出县级医院市场发展失速。

在医疗资源集体下沉的背景下,新药基层上量仍是很多企业参与博弈的考题。

处方外流加速

县域市场发展失速,医保支付、异地结算和医共体的持续虹吸是三个主要原因。况且,医保支付方式正在多元创新。比如5月初,为解决因单个零售渠道药品品种不全而导致一张电子处方无法买到全部药品的问题,福建省医保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医保电子处方流转“拆方结算”购药的创新性服务;这两天,上海市发文进一步拉开医共体内等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的差距,医院处方多元分流。

国内医保领域权威专家熊先军日前指出,“从趋势上讲,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会根据医共体等相关实践推广区域医疗费用总额预算点数法。其中,住院治疗采取以DRG/DIP为主的付费方式,减少按项目付费。同时逐步实现药品、诊疗服务及耗材三大目录统一管理,就区域内不同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进行谈判协商。”他的观点传递出的信号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组合拳将加速县域市场的处方流动。

除拆方结算外,包括“双通道”模式的落地也在重构生态。只不过,不同地区执行国谈药物落地的节奏有所不同。即便同一省份,可能部分城市可以报销、部分城市尚不能报销。以埃克替尼为例,上市十年,按全国5000家规模以上三级医院推算,这款创新药参加了三次医保谈判,目前进院仅2000余家。业内人士分析,“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要覆盖所有符合条件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虽然政策上还需协同,但不可否认,做精县域药品市场是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在他看来,“创新药即便没进基药目录,在医共体内,若上级医院的处方向下流转到社区医院,基层医院就可向县级医院药剂科进行采购,间接打通非基药进基层的通路。从这个角度讲,处方的流向仍具有临床带动销售的潜力。”

从竞争到竞合

中国县域人口多达9.5亿,约占全国人口的73%。基数庞大且复杂的县域医疗承担着近3/4人口的诊疗压力。在集采政策作用下,创新药拓展基层,医共体是重要的载体。前不久,北京出台新政策,要求做好与DRG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的有效衔接,并与集中采购、国家谈判药品等政策高效联动。

康恩贝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栋表示,“化药集采后,产品销售份额和毛利率急剧下降。然而,很多复方中药治疗费用较高,以前列腺疾病治疗药物为例,集采给中药产品培育新客户带来很大压力。存量怎么补、增量怎么找?医生推荐的用药策略是‘快治慢养’,但在广袤的县域市场,这类疾病在医院就诊率低。我们认为,要利用化药的优势,通过联合用药打开传统复方制剂的增量空间。”

采访中,《医药经济报》记者还了解到,县域医生处方是新药产品上量的关键,而医生的处方习惯、用药的首选方案均考验企业学术推广的切入路径和风险化解能力。除产品整合外,企业间营销资源的整合也在破局:2021年5月,阿斯利康(AZ)宣布获得绿叶制药集团旗下博安生物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中国21个省市及自治区县域市场的独家推广权。该合作的契合点就在于AZ县域团队的学术推广能力与县域医疗机构的覆盖率。据后者2022年财报披露,当期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25%,达到5.16亿元,两年成功“摘B”。

前述企业分析人士称,“在基层,创新药临床上量难,源于很多患者没有规范治疗,临床医生缺乏系统培训,企业需做好产品区隔,差异化切入优势病种,合规切入临床治疗链中需要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如肿瘤药的管理逐渐走向慢病化,县域医院就会成为用药场景的中心,创新药首先要在基层有很好的可及性,其次就是便捷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