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周惠:中国医药出口展现韧性与生机

发布时间:2023-05-06 10:58:38作者:本报记者 慕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5月1-5日系第133届广交会三期展期。本届广交会是疫情三年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医保展区企业参展热情高涨。参展企业期待借助广交会畅通“双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争取更大主动、拓展更大空间。

医保展举办期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惠接受了《医药经济报》记者专访,解析中国医药外贸发展趋势。


QQ图片20230506105927.jpg


进出口环境新特点

  

《医药经济报》: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仍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22年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周惠: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医药健康产品进出口总额2207.88亿美元,同比下降7.09%,出口1295.49亿美元,同比下降13.67%,进口9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9%。

近三年来,不同阶段防疫类产品出口的动荡起伏深刻影响着我国医药外贸的总体走势。2022年,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调整防疫政策,防疫类产品全球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主要包括人用疫苗、诊断试剂、口罩、防护服等。剔除上述四类产品,2022年我国医药健康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46%,进出口总额增长5.43%,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外贸发展环境极其严峻。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医药外贸领域将同样受到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迎来全球多国本地化生产下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医药外贸面临不少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石油、煤炭、金属、粮食这些基本生产要素价格持续走高,导致医药行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尤其是对依靠价格优势争夺海外市场的大宗原料药出口非常不利。同时,一些国家不断挑起国际政治经贸摩擦,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药出口。

二是国际市场需求与竞争问题。在医药领域,去年防疫产品需求已经历巨幅下滑,2023年将持续这种趋势。多国支持医药产业链本土化、产业回流,目前原料药领域来自印度企业的竞争就十分激烈。

三是不断趋紧的监管压力。国际上,欧盟委员会更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如进口药品GMP附录、临床试验法规等,对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产品质量保证、数据公开透明的要求。

2022年我国多款创新药闯关FDA未能成功,“出海”相继受阻。美国FDA的药品审评与监管向来严格,过去数年我国一些企业就因延误、拒绝FDA药品生产现场检查而被列入美国进口警示清单。2022年3月,美国国会要求FDA开展增加对海外药品生产现场检查的试点计划;预计2023年,FDA可能恢复部分海外现场检查工作,这对我国原料药及制剂扩大出口美国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四是国际营商环境。医药企业进入欧美高端市场门槛高、挑战大;在开拓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过程中,企业也往往面临基础设施配套薄弱、优惠政策难以落地、营商环境竞争无序等问题。同时,一些企业在布局国际市场时,依然大打“价格战”,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市场活动及行业整体发展,扰乱出口市场秩序的同时,也不利于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提升。


为高质量“出海”引航

  

《医药经济报》:本届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展区参展情况如何?为保证医保展的顺利举办及促进我国医药企业高质量“出海”,医保商会做了哪些工作?

周惠:本届广交会医保展区展位数量由原来846个增加到1185个,参展企业710家,展位及参展企业数量均增长了40%。其中:品牌展位125个,参展企业36家,特装展位456个,参展企业157家,标摊展位605个,参展企业518家。本届广交会医疗器械类产品仍是展区主要参展展品,参展企业占比73.7%。本届医保展,新增设检测和防护用品专区、银发经济专区两个专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杭州新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参展检测和防护用品专区;安徽省华安进出口有限公司、山东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参展银发经济专区。

为做好广交会服务保障,根据组展工作要求,医保商会做好企业参展资格复核,安排线下参展企业展位位置,对线上医保展区企业上传的展品信息和虚拟展位进行审核管理,动员并推荐企业参与新品首发、企业展示精选、线上行业论坛等配套活动,协助邀请专业采购商参会,继续深入开展调研,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困难。

“服务产业链,助力国际化”是医保商会的服务宗旨,多年来,医保商会以全方位推进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为己任,专注于国际医药贸易和投资促进,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疫情发生后,医保商会认真负责防疫物资出口企业资质审核和名单发布工作,动态调整审核和公布频次;落实国家重要倡议,成立了中东欧公众健康产业联盟、上合组织传统药产业联盟、中亚健康产业联盟,及搭建日韩、东盟、非洲多双边和区域等平台;针对企业进出口中遇到的政策问题,与药监、商务、海关等多部门积极沟通,促进贸易便利化;搭建会议展览平台,嫁接全球资源,比如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中药、西药、医疗器械、化妆品国际合作大会,及出国团组等。此外,每年编著《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蓝皮书》,对产业国际化情况进行记录、梳理和分析。


《医药经济报》:在您看来,我国医药企业在“出海”道路上目前还需要突破哪些掣肘?  

周惠:一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药政法规标准建设的标准制定、监管准入、专利审查和主导权等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医药产品的标准国际认可度仍有待提升。

二是国际形势动荡,引发政策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医药企业“走出去”与国际合作带来隐忧。

三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与欧美等国在高精尖领域差距明显,在具备优势的原料药、仿制药领域,又与印度等在价格、渠道方面竞争激烈。今年企业普遍反映,来自印度原料药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印度政府鼓励原料药本土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其报价比中国企业更低,中印原料药企业正面交锋时刻已然来临。

四是国际人才缺口大。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普遍缺乏熟悉行业且具备战略思维、国际眼光和跨文化操作能力,并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五是品牌、营销网络、创新产品等能力建设的不足。目前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结构仍以中低端原料性产品为主,在高利润率的研发设计、国际营销和品牌运作环节处于劣势。创新不足、品牌附加值较低是我国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短板弱项,医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


医药外贸走势预测

  

《医药经济报》:您如何看待下一步医药外贸发展走势?

周惠:一是国际交往畅通为复苏增长带来活力。疫情防控优化后,对我国外贸企业最大的利好是可以去海外直接开拓市场。“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今年以来,海外医疗健康展会备受中国企业青睐,各地政府密集包机组织多批企业赴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参展,包括医保商会在内的各地商会、协会也纷纷行动,帮助企业出国商务交流。此外,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化展会如广交会、CPHI中国展等纷纷恢复线下举办,海外的客户也能来华参展拜访,这也提供了机会。

二是政策体系完善激发贸易主体创造力。政策方面,在医药产业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期医药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国际化发展全面提速”是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同时,我国医药监管国际化也在不断深入,国家药监局加入ICH,启动PIC/S预加入申请,去年8月又通过WHO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的评估,监管的国际化必然将促进产业的国际化。

在外贸领域,各项促进政策也频频落地。比如,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让企业有订单、运得出、赚到钱;去年四季度,商务部等六部门出台了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的政策举措,支持外贸企业抱团出海;今年年初,《对外贸易法》再次修订,取消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赋予所有的市场主体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管理领域迎来重大改革。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10年再出发。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随着朋友圈的逐步扩大,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完善多双边及区域合作机制,着力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医药贸易稳步发展。

四是RCEP红利持续释放。2023年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也是RCEP实施的第二年,关税减免、贸易便利化、区域营商环境都将继续改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