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4 11:22:28作者:李从选来源:医药经济报
随着国谈集采招投标的品种范围逐年扩大,DRGs和DIP按病种收费的全面推行,以及“双通道”及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等,越来越多的处方药企业布局院外零售市场。可以说,处方药企业转战院外,已经成为处方药企业的必答题,以及如何做好的问题。
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43857家。其中,批发企业13908家,零售连锁总部6650家,零售连锁门店360023家,单体药店263276家。连锁药店零售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零售连锁门店的集中度快速提升。处方药企业进入零售市场,存在抢位与占位的问题。谁率先进入,意味着机会也更多,但同时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销售差异
处方药销售和零售OTC产品的销售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销售对象不同。处方药销售本质是推介给医生,医生进行诊断后并开出处方,由其做出购买选择,销售模式基本上是医生和医院利益驱动。而零售药品主要针对店员和消费者,尤其是OTC产品,消费者通过自我医疗或自我药疗就能购买,尽管店员有推荐,但没有绝对的购买主导权。
第二,营销模式差异。在等级医院,处方药上量容易入场难,模式单一。销售完成后再返还各环节费用给医院费效可控。而零售OTC产品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进场难、上量更难,销售环节涉及的利益链长,且营销模式多变,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后期才有可能产出,市场运作也需要高调做出影响力。
第三,价格策略不同。处方药价格普遍偏高,尤其是新特药和一些DTP药品价格更高;OTC产品大都竞争充分,价格透明,尤其是线上挂网价格。
第四,产品数量不同。处方药数量不多,一般一家三甲级医院的品种不超过1000个。但零售OTC产品在药店的数量特别多,一家面积300平方米左右的药店,可以陈列4000~5000个SKU,其中OTC产品达4800个。
第五,包装有差异。处方药包装简单,有些可以拆零在医院给消费者使用或者购买。零售市场产品多、陈列多,消费者往往存在选择难题或是选择自主购买,能否在终端被消费者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对包装进行更多调整。此外,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产品,有助于消费者选择,指名购买是零售药品的最高境界。
第六,产品定位与卖点。处方药卖点专业,适合的销售科室可以有差异的适应症。而在院外零售市场,尽管OTC产品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很多,但在传播时必须聚焦。尤其是要有独特的销售主张,否则难以形成记忆,店员也难以将零售药品和消费者的需求对应起来。
面临难题
那么,处方药企业进入院外零售市场将会面临哪些难题?一是不理解零售市场销售上量的底层逻辑。主要是缺乏客户导向思维和消费者导向思维,导致观念难以转变。如不理解院外零售市场的状况和运作规律,尤其是不理解目前零售产品的上量逻辑:“高毛”才能首推,不首推难以上量,同时得配置人员和费用进行各种终端助销工作。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点多面广,难以快速上量,如果不理解前面提到的基本逻辑,而总是在前期配置较多市场启动费用,后期难免会遇到产出滞后、品牌塑造难等问题。
二是无法组建零售团队。主要原因包括有经验的管理团队身价高,人数太少起不了作用,人员太多企业成本高,投入产出划不来;上量需要一定时间,至少长达一年,用一年时间养团队,企业往往不愿意;处方药主要服务高知人群医生,而OTC是服务专业性相对缺乏的店员和消费者,二者推广的内容、方法完全不同。凡是无法自己组建团队的处方药企业,较难做大院外零售市场,最后往往会变成招商模式。事实上,目前的个体代理商中,有能力服务大连锁的很少,只能在小连锁和单体药店或一些诊所中开发市场。
转变观念
那么,处方药企业转型需要转变哪些观念?第一,树立零售思维。零售思维包括客户思维、消费者思维和竞争者导向思维。如客户需要什么?自然是高毛且能动销的产品,以及流量产品(这时就得通过广告或者临床带动),疗效确切、容易推荐的、能带来回头客的产品。此外,由于竞争加剧,客户也需要独家经营、贴牌等产品来规避竞争,同时工业也规避了竞争。
第二,产品定位清晰。零售产品必须具备零售终端的特点:首先,与连锁药店合作的独家产品很多,尤其是中成药独家更多,但功能大同小异。其次,产品定位必须符合连锁对产品的角色定位和具有差异性,即你的产品在连锁药店的品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能给药店带来什么,这点很关键,否则连锁不会重视;再次,产品最好定义为增量品种,即能协助连锁做大市场规模,而不是成为现有“蛋糕”中的一个产品。
第三,做好三年规划。要想拓宽院外零售市场,必须采取预算制且不断的持续投入。上量有个过程,需要完成很多细致的终端推广与店员教育培训、消费者教育等工作,一般大连锁进场洽谈大概需要半年,上量要半年。当连锁上下都认可你的产品和团队了,产品才容易上量。预算投入的方向有首推活动、大型系列店员教育培训活动、店员奖励、大型公关活动、大型消费者参与的体验活动、PK竞赛、建群赛单、品牌传播活动等等。产出有滞后,必须耐心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坚持才会有持续好的销量提升。
细分渠道
处方药企业进入院外零售市场,也要事先规划好赛道。
KA主流连锁 TOP200的连锁药店药店越来越强,集中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代表零售的主流。
中小连锁 各城市的主流中小连锁是中小工业的必争天下,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存在潜力的市场。没有实力攻克KA连锁小型制药企业更适合在这一赛道上发力。
单体药店 目前单体药店的数量还在增加,未来生存空间可能会被连锁挤压,或者加盟连锁。覆盖这一赛道的最佳模式是B2B电商渠道。产品适合流量型产品、品牌广告品种,低价竞争是其特征。商业的三员奖励、终端人员拉单在这一赛道仍有用。
诊所 笔者将诊所归为零售赛道,是因为其运营与零售药店有相似的地方,点多、面广、分散是其特征,但需要的产品多为治疗性的处方药。全国有90万个诊所,由于数量多,最好是控销,且产品疗效务必确切。
线上零售 线上零售主要包括B2C和O2O,这几年网上药店渠道销售规模高速扩大,虽然目前占比在零售份额中还未超过10%,且都是低价切割线下市场为主的增速。但无论如何,线上是未来OTC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消费者来说,动动手指就能送货到家的感觉很好。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