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奥司他韦劲敌出山

发布时间:2023-04-12 11:06:26作者:特约撰稿 张建忠来源:医药经济报

甲流催热奥司他韦,部分地方的线下药店面临奥司他韦缺货问题,部分医院也遇到临时“断药”或缺少合适剂型的情况。为保供稳价,近期不少省份相继发布文件,为奥司他韦等甲流治疗药开辟绿色通道,加速挂网。例如,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3月底发布《关于公布省级短缺预警药品奥司他韦应急挂网结果的通知》;同一天,湖南省医保局出炉《关于启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备供机制的通知》;河南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也挂网《关于公布奥司他韦胶囊等药品挂网采购的通知》。

那么,作为当前抗流感药的主力,奥司他韦的市场竞争概况如何?本文就近几年奥司他韦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金额、平均单价、上市厂家等进行分析。

价格将进一步降低

PDB数据显示,2022年,奥司他韦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为3.87亿元,全国公立医院购药金额约13.39亿元。过去6年数据显示,2017-2019年奥司他韦的销售呈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其样本医院销售额达最大值,为8.67亿元,同比增长96.7%。2020年和2021年,销售额和销售数量大幅降低,2021年的销售额不足2019年的六分之一。2022年,由于南方省份夏季流感高发,奥司他韦的市场销售又现快速恢复,同比2021年销售额增长2.5倍,销售数量增长2.3倍。

从平均单价可以看出,2020年奥司他韦在样本医院的单价最高(为8.3元),2021年的单价最低(为5.35元)。2022年,由于价格较高的干混悬剂市场占比上升,奥司他韦的均价提升至5.68元。不过,随着干混悬剂进入国采第八批,奥司他韦的均价将进一步降低。

从奥司他韦在抗流感药中的销售额占比情况看,奥司他韦始终独占鳌头:2017年占比为92.6%;2019年占比为85.2%;2021年占比最低,但也达到了68.9%;2022年又爬升至85.8%。销售数量更是连续6年占比超过98%,占绝对份额。

QQ图片20230412110452.jpg

东阳光居主导地位

从企业看,2017年与2019年,在样本医院销售奥司他韦的生产企业仅有3家,分别为:原研罗氏制药(含上海罗氏)、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和上海中西三维药业。2001年,罗氏制药的原研药达菲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经罗氏制药授权,上海医药子公司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和东阳光药业的奥司他韦胶囊分别以商品名“奥尔菲”和“可威”上市。随着原研达菲专利保护期到期,多家企业的仿制药近年纷纷上市。2022年,在样本医院销售奥司他韦的企业上升至14家。

从企业的销售情况看,2017年,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可威(胶囊及颗粒)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为88.0%、销售数量占比为96.5%;原研企业罗氏的产品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为12.0%、销售数量占比为3.5%。2019年,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可威(胶囊及颗粒)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为85.0%、销售数量占比为95.3%;原研企业罗氏的产品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为15.0%、销售数量占比为4.7%。上述两年,上海中西三维的奥司他韦在样本医院的销售极低,几可忽略不计。

2022年,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可威(胶囊及颗粒)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和销售数量占比分别为90.1%和94.4%,而原研罗氏为7.0%和2.0%,其他厂家合计为2.9%和3.6%。

由上可见,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在市场中一家独大。其中,颗粒剂是其独家剂型,贡献了约四分之三的销售金额。数据显示,从2016年起,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可威(胶囊及颗粒)稳占中国奥司他韦市场份额85%以上,始终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

QQ图片20230412110511.jpg

集采改写竞争格局

第七批集采中,奥司他韦口服常释剂型首年约定采购量基数为:30mg规格的240.1693万片(粒、袋),最高有效申报价为6.4512元;45mg规格的26.3706万片(粒、袋),最高有效申报价为8.7992元;75mg规格的1446.6618万片(粒、袋),最高有效申报价为13.01元。按照最高有效报价×约定采购量计算,采购金额2.06亿元。

有资格参加投标的企业共16家,最终广东东阳光药业、四川科伦药业、Hetero Labs、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广州一品红制药、浙江华海药业、中山万汉制药、广东中润药物、齐鲁制药(海南)和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等10家企业中标。

国采第七批于2022年11月开始落地执行。从奥司他韦在样本医院的销售情况可见,2022年其胶囊剂销售额位居前五的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上海罗氏制药、Roche Pharma、博瑞制药(苏州)均未中标,预计这些企业在2023年的销售数量占比将会下降。而位居第三的石药集团欧意的中标价格为1.811元,较2022年的平均价格下降了80.1%。其余厂家的奥司他韦胶囊2022年在样本医院的平均价格与中标价格基本相同,说明这些厂家是在集采实施后才进入样本医院销售的,这些厂家较晚取得批文或通过一致性评价。在2022年之前,奥司他韦胶囊在样本医院的市场主要被前五位产品占领。

2022年奥司他韦胶囊剂型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为31.1%,而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颗粒剂独家剂型销售额占比为68.4%,远远超过胶囊剂型的销售额。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奥司他韦胶囊最后没有加入集采“血拼”行列,或许正是基于其品牌优势。

QQ图片20230412110535.jpg

玛巴洛沙韦在崛起

除了医院,药店和网络购药也成为抗流感药的主要销售途径。奥司他韦受热捧,罗氏制药新上市不久的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在网上药店的销售也表现不俗,该款流感特效药价格较高,成人和5周岁以上儿童只需服用一次即可起效,且24小时内停止病毒排毒。罗氏制药推出速福达,主要是为了替代达菲,达菲面对国内仿制药的激烈竞争,罗氏制药寄望速福达在流感领域再造“神话”。

2021年12月,国家医保局公告称,速福达已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医保支付价格约为每片111元。随着今后仿制药加入市场竞争,流感的治疗率和覆盖面有望进一步改善,但势必会给原研产品速福达带来新的降价压力。

奥司他韦劲敌已出山,各方接下来将如何开展市场竞争,奥司他韦在抗流感药中的“霸主”地位会否受挑战,一起拭目以待。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