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肝功指标的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2 14:29:03作者:王晅之来源:医药经济报

QQ图片20230322142711.jpg

在常规体检中,肝功能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肝胆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体检报告上肝功能的几项检测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1.转氨酶

正常参考值:谷丙转氨酶(ALT)<40U/L;谷草转氨酶(AST)<40U/L

临床意义:肝功能异常指的是肝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出来引起血液中转氨酶升高,意味着肝脏受到了损伤。

2.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0~80g/L

临床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所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等)。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

3.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g/L

临床意义:白蛋白升高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白蛋白降低,与总蛋白降低的原因大致相同。白蛋白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与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腹水形成、肠道肿瘤与结核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消耗性疾病等。

4.球蛋白(GLB)

正常参考值:20~30g/L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见于肝硬化、慢性肝炎等慢性肝脏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球蛋白降低,见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制剂。

5.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5~20umol/L

临床意义:总胆红素病理性升高,见于胆道梗阻、甲型病毒性肝炎、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总胆红素病理性降低,见于癌症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6.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考值:32~125I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碱性磷酸酶病理性升高,见于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其他疾病。碱性磷酸酶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功能不全、贫血等。

7.谷氨酰转肽酶(GGT)

正常参考值:6~40IU/L

临床意义:谷氨酰转肽酶增高提示肝内胆汁淤滞,但在不同肝胆疾病时,其升高幅度与其他血清酶活性相对特征不同。临床常可根据这些变化,作为肝胆疾病的诊断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惠梅,常峪文.体检报告解读与健康指导[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2.安安科普.脑壳疼!肝功能体检报告太难难难了!读懂这些词就行![OL]

QQ图片20230322142845.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