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4:17:01作者:晨默羽来源:医药经济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资深临床专家,长期从事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等领域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为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西部精神医学协会睡眠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近日,《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指出,目前人们普遍存在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失眠等问题。2022年11月至今,受调者平均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超过60%的受调者存在睡眠类症状。此前,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2021年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目前,国际上已经发现并划分了90余种睡眠疾病。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把睡眠障碍分为7大类: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和其他睡眠障碍。长期睡眠障碍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影响其社会活动和生活质量。
治疗+身心调节
睡眠障碍须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已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精神障碍。而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是患者比例较高的疾病,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人群中几乎一半的人曾被诊断患有失眠,根据持续时间是否超过3个月分为慢性失眠和急性失眠,两者表现类似,主要为长期的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或早醒,女性与老年人更为多见,其中慢性失眠常伴随家庭、学业与工作等社会功能的损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资深临床专家李宁教授表示,长期睡眠障碍能给患者形成更多方面的困扰。例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白天疲乏嗜睡等,从而导致易怒、易激,甚至影响心理情绪,出现焦虑或抑郁;长期心理障碍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如血压、血糖指数波动,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于失眠的治疗临床推荐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催眠药物,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有效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现在大部分患者都建议使用非苯二氮 类的药物。非苯二氮 类是新型的安眠药,主要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等,特别是右佐匹克隆,起效快、药物半衰期短、后遗效应轻微、药物依赖性也比较低。
除此之外,患者在生活习惯上也应作出一定的改变,减少或避免熬夜,建议在上午或下午进行锻炼,在睡前3小时尽量避免剧烈活动,睡前可以通过泡热水澡、泡脚、喝热牛奶以及如放松训练瑜伽、冥想等帮助身心放松,以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改善睡眠障碍问题。
中西药联合治疗
综合改善失眠症状
对于患者而言,长期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目前,失眠症治疗仍沿用传统镇静安眠药,主要是苯二氮 类药物,该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是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久服有成瘾性、依赖性,静脉注射速度过快还容易抑制呼吸,停用可出现戒断症状,管制不善则易导致医疗甚至社会问题。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瑰宝,治疗失眠症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实践证明,中医学在失眠症的治疗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与失眠症相关的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亚健康状态和其他内科疾病的发生。
在中西药联合应用场景下,减少西药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进行身体调节。比如,有研究证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地西泮治疗失眠1个月,能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头痛症状及头昏脑胀症状,使患者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且不良反应少,部分患者能停用或减少地西泮剂量,避免地西泮片的宿醉效应。
事实上,养血清脑颗粒在多项单药治疗以及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例如联合阿米替林、曲唑酮、舍曲林、右佐匹克隆、地西泮等应用场景下都得到了优于西药单用的应用疗效。帮助患者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增加深度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的觉醒次数等,从睡眠时长、质量等方面改善睡眠障碍问题。
李宁教授表示,从临床角度分析,养血清脑颗粒也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治疗药物,主要适用于中医所说的血虚肝旺型患者,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作用。前文提及睡眠障碍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的心血管问题,如血管动脉硬化等,养血清脑颗粒本身就能够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平衡体内神经递质作用,对睡眠以及焦虑相关的神经递质作用尤为显著。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调节,达到多环节综合治疗睡眠障碍的目的。
(晨默羽)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