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扭亏为盈“太极”有门道

发布时间:2023-03-22 11:28:45作者:秋水来源:医药经济报

在中药上市公司里,太极集团运行备受关注:论规模是巨头,但主业十年八亏。据太极集团财务部初步测算,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亿~3.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3亿~3.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2022年也成为太极集团十年里扣非净利润为正的两个年份之一(2017年年度扣非净利润6437.48万元)。那么,对久陷亏损泥淖的部分中药上市公司来说,如何才能扭亏为盈“重整山河”?

业绩翻身仗

作为一家老牌知名中药企业,太极集团旗下拥有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通天口服液、补肾益寿胶囊等知名中药产品,但2011-2022年,太极集团却备受业绩亏损困扰。只有2017年、2022年实现了扣非净利润为正值。

为摆脱盈利能力羸弱、连年亏损的被动局面,太极集团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2020年,太极集团销售收入下降较多,毛利额减少,公司采取了转卖子公司股权、炒股收益、政府补助等非常规措施,获得非经常性损益金约5.4亿元,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000万元。2021年,由于缺少了上年有过的转卖子公司股权这一重大资产转让收益,加上实控人变更为国药集团后,对非主业和非盈利项目按战略规划进行清理并暂停部分项目,对有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3.66亿元,并计提员工设定受益计划1.43亿元,累计影响利润金额约5.09亿元。2022年,公司聚焦主业,实施主品战略,加大了大品种销售力度并拉动其他产品销售增长,同时严格管控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和毛利额均实现较大增长,扣非净利润也实现正值,算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止损好榜样

同样是中药上市公司,曾陷入巨亏的东阿阿胶扭亏为盈之路值得借鉴。东阿阿胶在2019年陷入巨亏4.44亿元的深渊,系上市24年以来首次亏损,营业收入更是从2018年的73.38亿元下滑至2019年的29.58亿元,大幅减少43.8亿元。当时业内外对其主要产品13年17次提价、价格上涨36.5倍的经营策略颇有微词并看衰其前景。

为尽快扭亏走出低谷,2020年起东阿阿胶壮士断腕,主要策略包括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加大渠道库存清理力度,同时实施轻资产化,剥离部分区域亏损的养殖示范业务等。公司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宅经济”和数字经济方面持续发力,打出了优化渠道、集中去库存、开启数字化转型、战略进军线上市场、多产品线推陈出新等一系列“组合拳”,企业迅速止亏回血,当年实现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4.79%;实现归母净利润4329万元;虽然当年扣非净利润仍为亏损3946万元,但反转势头已然显现。

东阿阿胶已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7.6亿~8.1亿元,较上年增长73%~84%,预计扣非净利润为6.9亿~7.4亿元,同比增长95%~109%。据预告,其业绩大幅增长主要与品牌焕新、营销能力增长、研发创新等有关。同样是历经三年改革瘦身,2022年前三季度东阿阿胶的毛利率已恢复至66%,虽然与巅峰时期的2018年营收73.4亿元、净利润20.4亿元相差甚远,但无疑曙光在前、未来可期。

修炼五大招

截至2023年2月15日,A股共38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或快报,有1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预增,占比39.47%,其中6家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业绩预增冠军是嘉应制药,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43.02%~3419.94%,而香雪制药、广誉远等中药公司业绩预亏或续亏,老牌绩优股步长制药因计提高额商誉减值准备,预计2022年亏损15.84亿~19.36亿元,业绩爆雷。中药上市公司要走出困境扭亏为盈,必须抓好以下“五大招”。

一是聚焦主业做强主业,积极扩大重点产品、主要盈利产品的销售。这是最主流的扭亏为盈措施。2022年太极集团对重点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重新定位,品类破圈”,从防暑解暑单一赛道拓宽到祛暑、祛湿双赛道,同时抓住机遇销量取得突破性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14.21亿元,同比增长63%;急支糖浆2.77亿元,同比增长67%。对旗下医药商业板块则改革管理架构,搭建“一中心两平台三大专委”整合运营平台,盈利水平逐步提升。

二是提高主营产品毛利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为产品创新,不断提高重点产品高附加值;二应努力降成本。产品创新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投产,获取新产品各种红利;二是激活现有产品焕发第二春。

三是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特别是作为大头的销售费用。销售费用高企是中药行业的通病,也是吞噬中药上市公司利润的主要原因。

四是通过并购重组等增加子公司合并报表提升利润、收购优质资产增厚业绩等。在并购方面,华润三九是高手,从2012年起华润三九相继并购了顺峰药业、桂林天和、吉林和善堂、浙江众益、圣火药业、澳诺制药、深圳华润堂等药企,不仅借此进入抗真菌、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等细分市场,业绩也总体保持了上升趋势。正是尝到了并购增厚业绩的甜头,2022年5月9日,华润三九宣布支付29.02亿元现金购买昆药集团2.12亿股份。

五是及时依规处置非主营资产以补充利润。看看这几年太极集团的动作就能明白:2015年太极集团借重组西南药业获得投资收益7.6亿元,2016年通过重组旗下桐君阁并卖掉旗下房地产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13.24亿元,2018年通过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1.2亿元,2022年再次将旗下另一房地产公司股权、门诊医院等资产出售并获得资金8.38亿元……不过,这些非常规手段治标不治本,只是暂时避免上市公司被ST甚至被退市,对上市公司长远经营发展并不是“持久的良药”。

★★★ 结论 ★★★

发展中医药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部门出台了多项鼓励扶持政策,中药集采也是温和降价,新出台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进一步加大了中药创新支持力度,《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更为产业擘画了中医药振兴蓝图。受多重利好影响,中药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度持续提升。

必须指出的是,扭亏为盈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练“五项修炼”其中一条远远不够。中药企业经营若要画出反转曲线,须踏踏实实在产品、市场、运营、技术与人才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没有规模作保障的企业很难长久,缺少创新为根本动力的企业更是难有未来。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